在香港的建築環境中,簷篷棚架既是實用的防護設施,也是建築風格的延伸。無論是商鋪門前的擋雨棚,還是住宅陽台的遮陽架,它們的設計與材質都緊貼本地氣候與使用需求。本文將從設計風格、防護能力、核心材料、安裝流程到建築規範,全面拆解「簷篷棚架」的關鍵知識,助你深入了解這一日常設施的細節。

簷篷棚架的設計往往與場景和建築風格相契合,常見的風格可歸為以下幾類:
簡約實用風:最常見於茶餐廳、雜貨店等商鋪。以平直頂為主,骨架多用鍍鋅鋼管,頂面配彩鋼板或防水帆布,無多餘裝飾,重點在於遮擋面積與結構穩固。這類設計安裝快、成本低,很適合追求實用性的場所。
復古工業風:多用於文創園、舊樓改造的商鋪。骨架選用帶有鏽跡感的角鐵或實心鋼管,頂面搭配亞麻帆布或金屬網格,刻意保留焊接痕跡,營造粗獷質感。與香港舊區的磚牆建築搭配,頗具懷舊氛圍。
現代輕透風:常見於精品店、咖啡館門面。骨架用細長的鋁合金型材,頂面選透明 PC 耐力板或玻璃,搭配隱形螺絲固定,整體輕盈通透。陽光透過時柔和不刺眼,雨天還能欣賞雨滴滑落,與現代店舖風格相得益彰。
自然田園風:多用於郊區餐廳或農莊。骨架可能用防腐木或竹材,頂面鋪茅草或編織物,邊緣掛燈串或綠植,營造親近自然的氛圍。在市區雖少見,但能在特定場景中突出獨特性。
作為戶外設施,「抵禦天氣」是簷篷棚架的核心功能,具體取決於材料與結構:
暴雨與持續降雨:頂面用彩鋼板、PC 耐力板或塗層帆布,搭配 15° 以上傾斜角度,能快速導流雨水,避免積水滲漏。優質的接縫密封處理(如打膠)可應對香港台風季的強降雨。
強風與陣風:骨架用鍍鋅鋼或加厚鋁合金、且與建築主體堅固連接(如膨脹螺絲固定)的棚架,能抵禦 8-10 級陣風。香港的簷篷棚架多要求抗風壓≥0.55kN/m²,確保季候風中不鬆動。
烈日與紫外線:頂面選遮光率 70% 以上的帆布、或帶 UV 塗層的 PC 板,可有效阻擋紫外線,避免下方區域溫度過高。常用於戶外座位區,讓夏季也能舒適使用。
輕度沙塵與飄落物:封閉式頂面(如彩鋼板)能擋住樹葉、沙塵,保持下方清潔,尤其適合臨近路邊或樹木的門面。
材料選擇直接影響耐用性與成本,常見材料及價格如下:

專業安裝是確保安全耐用的關鍵,流程大致分四步:
前期準備:現場測量安裝位置尺寸(寬度、伸出長度、高度),設計結構圖,確認符合建築規範(如伸出人行道距離)。檢查安裝面(牆體或地面)承重能力,必要時做加固(如增設鋼板基座)。
框架搭建:按圖組裝骨架,先固定基座(如牆體打孔安裝膨脹螺栓),再拼接豎桿與橫桿,用水平儀校準確保平整。金屬骨架連接處需焊接或用高強度螺絲固定,確保抗風穩定性。
面材安裝:根據頂面材料選擇方式:PC 耐力板用專用壓條固定,帆布用卡箍緊扣骨架邊緣,彩鋼板則螺絲穿透固定並打膠密封接縫。安裝後檢查是否緊密,避免漏雨或被風吹動。
驗收與加固:測試承重(如站人檢查變形)、噴水測試防水,檢查所有連接點牢固性。最後清理現場,對金屬部件塗防鏽漆,延長使用壽命。
在香港,簷篷棚架必須符合相關法規,否則可能面臨整改或罰款,核心要求包括:
《建筑物(簷篷)规例》:明確高度(離地一般不低於 2.5 米)、伸出範圍(臨街時不超人行道邊緣 1.5 米),避免影響行人通行與視線。
抗風與結構安全:需通過結構計算,確保抵禦本地強風(抗風壓≥0.55kN/m²),骨架與建築主體連接牢固,避免脫落危險。
審批流程:屬「小型工程」需由持牌承建商施工並向屋宇署備案;面積超 10 平方米需申請規劃許可,經審批後方可安裝。
防火要求:商業場所的棚架頂面材料需符合防火標準(如難燃級帆布),避免火災時加速蔓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