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0-17
瀏覽次數:
冬天到了,看著心愛的植物在寒風中瑟瑟發抖,是不是很心疼? 特別是香港的冬天雖然不算極寒,但偶爾的冷鋒過境,加上濕冷天氣,對很多熱帶植物來說也是個考驗。這時候,搭個防寒棚可能是拯救它們的好方法。那麼,冬季室外植物搭棚到底好嗎?答案是:對不耐寒的植物來說,簡直是救命稻草!
植物跟人一樣,也怕冷。特別是發財樹、仙客來、橡皮樹、龜背竹這些熱帶植物,它們原本生活在溫暖地區,抵禦寒冷的能力比較弱。當氣溫低於它們能承受的範圍時,就會出現葉片發黃、掉落,甚至整株凍死的情況。
搭個防寒棚,就相當於給植物蓋了間「保暖屋」,好處很明顯:
保持溫度:防寒棚能有效阻隔外界的冷空氣,減少熱量散失,在棚內形成一個相對穩定、溫暖的小環境。
防風防霜:寒風會加速植物水分流失,導致幹枯。搭棚可以有效擋風,同時避免霜直接打在植物葉片上造成凍傷。
控制濕度:香港冬天有時陰雨連綿,土壤過濕容易爛根。棚子可以一定程度上遮雨,幫助控制濕度。
當然,並不是所有植物都需要「穿棉襖」。像三色堇、雛菊、臘梅這些耐寒性強的植物,在香港冬天基本可以安全過冬。搭棚主要針對的是不耐寒的品種、新栽種的苗木、名貴樹木或者從南方引進的樹種。
動手之前,做好準備能讓事情事半功倍。首先,你要了解植物的耐寒性。不同的植物能忍受的最低溫度不同,這決定了你需要給它什麼級別的保護。可以查閱資料或請教有經驗的花友。
其次,選好搭棚的位置。一個能充分接受陽光、避風的角落是理想的選擇,例如朝南的牆邊。同時要清理場地,打掃乾淨,方便一會兒搭建和固定。
最後,準備好必要的材料和工具。常見的搭棚骨架材料有竹竿、杉木杆、金屬管等;覆蓋材料則可選塑料薄膜、專用棚膜、無紡布、草簾等。工具方面,根據材料需要準備手鋸、錘子、鐵絲、繩子、剪刀等。
根據預算和需求,防寒棚可以有多種選擇。
簡易型防寒棚:適合植物不多、預算有限的情況。可以直接用幾根竹竿搭成拱形或框架,然後覆蓋上透明塑料薄膜(例如常用的PE或PO膜)。這種方法成本低,搭建簡單,但保溫性相對弱一些,且要注意固定防風。有花友分享,用塑料薄膜搭建的暖棚,白天溫度較高,但晚上沒有陽光時,最好在棚上鋪一層稻草簾加強保溫。
進階型暖棚:如果植物較多,可以搭建一個更大的固定暖棚。材料可以更結實些,比如用金屬管做骨架,覆蓋較厚的棚膜。有花友甚至利用舊帳篷或定制的小型溫室棚,效果更好。這類暖棚保溫性能更佳,空間也更大。
高大上型陽光房/溫室:對於有條件且追求美觀的園藝愛好者,可以考慮玻璃或聚碳酸酯板搭建的陽光房/溫室。這種結構牢固,保溫性能最好,也更美觀耐用,當然造價也最高。
選擇材料時,要考慮香港潮濕多雨的氣候特點,優先選擇耐腐蝕、防老化的材料。
下面以最常見的簡易拱棚為例,說說搭建步驟:
確定棚的大小和形狀:根據需要保護的植物範圍,確定拱棚的長寬高。棚內空間要略大於植物,避免植物葉片直接接觸薄膜。
搭建骨架:將竹竿或金屬彎管在土壤兩側固定,彎成拱形,兩端插入土中至少-厘米深以確保穩固。拱與拱之間的距離建議在.到.米左右。骨架要牢固可靠。
覆蓋薄膜:將塑料薄膜鋪在骨架上,四周留出足夠的餘量(約-厘米)以便固定。薄膜要拉平,但不宜過緊,預留一些鬆動空間以防大風。
固定薄膜:用土壓實薄膜的四周邊緣,或者用磚塊、石頭壓緊。也可以用專用的壓膜線或繩子將薄膜與骨架固定緊實,防止被風吹開。
檢查與調整:搭好後檢查一下是否牢固,有無漏風的地方。必要時在背風向陽面預留通風口。
個人經驗分享:搭設防寒棚時,棚頂最好做成中間略高於四邊的弧形,這樣有利於雨雪滑落,避免積水積雪壓垮棚架。
棚子搭好並不意味著一勞永逸,後期的管理同樣重要。
溫度管理:冬季白天若光照強、氣溫回升,需注意觀察棚內溫度。如果棚內溫度高於℃,應在背風向陽面適時打開通風口降溫,避免棚內高溫高濕導致植物徒長或病害。
水分管理:棚內因為有遮蓋,水分蒸發較慢,所以澆水不能多,要等到土壤表面比較乾的時候再澆,防止積水爛根。尤其在氣溫較低時,可能十天半個月澆一次水即可。同時要定期檢查土壤乾濕情況,適時補水。
病蟲害防治:植物入棚前,最好清理掉枯枝敗葉,並進行一次病蟲害檢查和必要的藥劑噴灑處理,防止將病蟲帶入密閉的棚內。
特殊天氣應對:遇到大風天氣,要檢查棚膜固定是否牢固,及時加固。若遇降雪,需及時清理棚上積雪,防止壓塌棚架。
香港屬於亞熱帶氣候,冬季相對溫暖但濕潤,搭棚時需要考慮其氣候特點:
搭棚時機:香港冬季氣溫波動有時較大。可根據氣溫變化情況,在冷空氣來襲前(例如預計最低氣溫持續低於℃時) 完成搭棚。不必像北方那樣過早搭建。
重點是通風防病:由於冬季濕度可能依然較高,棚內通風降濕是關鍵,否則易引發病害。晴天白天要適時揭膜通風。
材料選擇:考慮到潮濕環境,骨架材料可優先選擇耐腐蝕的鍍鋅金屬管或鋁合金。覆蓋材料也可考慮透光性和耐久性更好的PO膜或專用棚膜。
防風:香港冬季有時會刮較大的偏北風,搭建時要特別注意棚架的牢固性和薄膜的固定,確保能抗風。
有華南地區花友經驗指出,對於三角梅這類特別不耐寒的植物,低於℃就需考慮移入室內或加強保護。而對於一些耐寒性稍強的植物,簡單的擋風措施可能就足夠。
. 問:什麼溫度的時候需要開始給植物搭棚?
答:這主要取決於植物的耐寒性。對於大多數不耐寒的熱帶植物,當夜間最低氣溫持續低於℃,或者有冷空氣、霜凍預警時,就應該考慮搭棚了。可以根據您具體養護的植物品種及其耐低溫能力來判斷。
. 問:塑料薄膜大棚下面,還需要給植物套塑料袋嗎?
答:一般情況下,不需要重複覆蓋。如果已經搭了密封性較好的暖棚,棚內通常能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小環境,保溫效果已經足夠。過度覆蓋反而可能影響通風,導致濕度過高。
. 問:下雨天或者陰天,需要把棚掀開嗎?
答:雨天不必掀開,棚子正好可以防雨。但如果是連續的陰雨天,可以在雨停間隙或天氣稍好時,短暫掀開部分棚膜進行通風,降低棚內濕度,這點對於香港濕冷的冬季很重要。
. 問:搭了棚以後,植物葉子還是有點發蔫怎麼辦?
答:首先檢查是否缺水(盆土是否過干)或澆水過多(盆土是否長期過濕爛根)。其次檢查棚內溫度是否過高,導致葉片蒸騰作用加強或不適應。然後針對性調整水分管理或加強通風。
. 問:什麼時候可以完全拆除防寒棚?
答:要等到春季氣溫穩定回升後,通常是在當地終霜期過後,最低氣溫穩定在植物生長適宜的溫度以上時。香港地區一般可在三月後,但需密切關注天氣預報,警惕「倒春寒」,可採取逐步增加通風時間、白天揭開晚上蓋上的方式讓植物適應,最後再完全拆除。
一點個人見解:與其等到寒流來襲手忙腳亂,不如提前規劃。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案,就能讓心愛的植物安然過冬。據一些花友實測,在寒潮來臨時,簡易暖棚內外的溫差最大可達℃以上,這對於保護植物免受凍害至關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