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1-14
瀏覽次數:
您是否正在規劃家居裝修,卻擔心觸犯《建築物(小型工程)規例》?許多香港業主在進行單位改動時,常因不熟悉法規而誤墮法網,甚至被釘契罰款。本文以建築物小型工程規例為核心,整合常見需求長尾詞,從工程分類、申請流程到合規要點,提供實用解決方案。搭棚顧問結合香港屋宇署指引,分享第一手經驗,助您安全合法完成工程。
《建築物(小型工程)規例》是香港針對低風險工程設立的簡化監管制度,旨在平衡安全與效率。其適用範圍涵蓋三類工程:豁免審批工程、小型工程及須審批工程,關鍵在於準確判斷工程類型。
豁免審批工程包括批灰泥、鋪瓷磚、更換衞生設備等簡單裝修,無需事先向屋宇署申請,但必須符合消防安全、結構安全等基本規定。小型工程則指例如豎設非承重牆、安裝冷氣機支架等,需按「小型工程監管制度」在工程前後通知屋宇署,並由訂明建築專業人士或註冊承建商執行。至於涉及結構改動(如拆除剪力牆)或改變建築功能(如廚房改開放式)的工程,則屬須審批工程,必須提交圖則獲批准後動工。
個人觀點:許多業主誤以為「小型」等於「無監管」,實則小型工程雖流程簡化,但安全標準與大型工程相同。建議動工前務必查閱屋宇署「百樓圖網」,確認單位原有結構,避免誤改關鍵部件。
豁免審批工程雖無需申請,但仍有隱形限制,違反可被檢控。其核心原則是不得影響樓宇結構、消防安全或排水系統。
常見合規範例包括:
更換地磚或牆磚,但不得改變地面高度或牆身厚度。
修葺衞生設備,但不得移動排污管位置。
粉飾牆面,但不得使用不合格防火材料。
違規風險:若將廚房改為開放式,而原廚房牆身具耐火功能,此舉可能破壞防火分隔,導致火勢蔓延。根據《建築物條例》,最高可罰款40萬元及監禁2年。
自問自答:如何判斷工程是否真屬豁免範圍?
答:可循三步確認:一、對照屋宇署豁免工程清單;二、諮詢註冊承建商評估;三、查看大廈公契有無額外限制。若涉及水管、電力改動,即使工程簡單,亦可能需符合水務署或機電工程署規定。
改動結構牆、樑、柱是最高風險工程,須嚴格遵循審批流程。其核心步驟包括:
委任認可人士及結構工程師:業主需聘請認可人士(AP)和註冊結構工程師(RSE),評估改動可行性並設計加固方案。
提交圖則與申請:向屋宇署提交詳細建築圖則,包括結構計算書、施工方法及臨時支撐計劃。審批時間通常需4至8週。
施工與監督:由註冊承建商施工,AP及RSE需現場監督,並定期向屋宇署報告進度。
關鍵陷阱:部分裝修公司聲稱「可免申請拆除非主力牆」,但實際中部分非承重牆可能擔當防火或抗震功能。業主應要求對方提供書面技術評估,並查閱樓宇原裝圖則確認牆身性質。
對比傳統工法與現代加固技術
改動類型 | 傳統做法 | 現代推薦做法 | 適用場景 |
|---|---|---|---|
拆除部分結構牆 | 加裝鋼樑,但重量大、施工慢 | 使用碳纖維布加固,輕量且快速 | 住宅單位局部擴闊空間 |
開鑿新門口 | 現場燒焊鋼架,火災風險高 | 預製鋼構件,螺栓裝配 | 商業場所改間隔 |
廚房與浴室改動涉及水、電、燃氣等多重風險,法規要求尤為嚴格。廚房改動中,若圍封牆身具耐火功能或為結構牆,絕對不可拆除。即使改為開放式廚房,亦需確保:
燃氣喉管必須由註冊氣體工程師改裝。
抽油煙機排氣需直出外牆,不可排向公共走廊。
若安裝電磁爐,電線負載需由電工評估。
浴室改動最大難點是「黑廁」(無窗戶)設計。根據屋宇署APP-98作業備考,黑廁需符合三項條件:
安裝機械通風系統,每小時換氣次數不少於6次。
設永久通風口(如百葉門)確保空氣流通。
提供足夠人工照明。
個人觀點:香港樓宇密集,黑廁易生霉菌。建議加裝濕度感應抽氣扇,並選用防潮乳膠漆,避免影響室內空氣質量。
小型工程監管制度採用分級通知制,流程如下:
第1步:判斷工程級別
小型工程分三級:第I級(最低風險)如安裝晾衣架,只需完工後通知;第II級如改動非承重牆,需施工前及完工後通知;第III級(較高風險)如天台搭建花棚,需提交較多證明文件。
第2步:委任合資格人員
根據工程級別,聘請訂明建築專業人士(如建築師、工程師)或訂明註冊承建商。名單可於屋宇署網站查核。
第3步:提交通知與施工
透過「小型工程資訊網」或書面表格提交通知,獲確認後方可動工。完工後需在14日內提交完工證明。
獨家見解:實務中常見問題是業主輕信「包申請」裝修公司,但對方未具備資格。建議直接委任名單上的註冊承建商,並在合約註明「需完成屋宇署通知程序才付款」,以降低風險。
違例工程可能導致清拆令、罰款甚至刑事責任。屋宇署對僭建物採取風險為本執法,優先處理高危項目(如外牆懸掛物)。業主補救方向包括:
自願申報:透過「自願僭建物申報計劃」登記低風險項目,暫緩清拆。
委任人士補辦申請:即使工程已完成,仍可委任認可人士補交圖則,尋求「合法化」。
根據屋宇署數據,2023年共發出約1.2萬張清拆令,其中七成涉及小型工程違規。業主與其冒險違例,不如預留工程預算20%作為合規成本,長遠保障物業價值。
改動非結構牆是否需要申請?
若屬小型工程清單項目(如用磚砌非承重牆),需按監管制度通知屋宇署;若僅拆卸非結構牆且不影響防火功能,可能屬豁免範圍,但仍需符合建築規例。
「黑廁」改動是否一定獲批?
不一定。需由認可人士證明符合通風照明標準,並提交圖則申請。若大廈公契禁止黑廁,屋宇署可能拒絕批准。
小型工程通知費用多少?
政府費用約數百至數千港元,但委任專業人士費用可能過萬,視工程複雜度而定。
舊樓進行小型工程有何特別注意?
舊樓結構老化,改動前需額外評估樓板負重;若大廈有維修令,需先解決違規問題才可申請新工程。
如何查詢承建商是否註冊?
可於屋宇署網站「註冊承建商名冊」以姓名或牌照號碼搜尋,並確認其註冊級別符合工程類型。
香港樓宇齡漸高,小型工程合規需求持續上升。搭棚顧問觀察到,近年約三成裝修糾紛源於業主對法規認知不足,建議動工前多利用屋宇署的免費諮詢服務,預先釐清責任。
whatsapp:
00852 37264282
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