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1-07
瀏覽次數:
香港居住空間狹小,換傢俬或搬屋時,清拆舊傢俬成為多數人的噩夢。不僅要考慮空間限制,還得兼顧環保法規與成本控制。根據搭棚顧問的實地觀察,超過70%的香港家庭在清拆過程中因缺乏規劃,導致時間金錢雙重損失。本文從實戰角度出發,結合本地案例,一步步解決清拆傢俬的疑難雜症。
1. 規劃與評估階段
分類優先級:將傢俬分為「可保留」「可改造」「需廢棄」三類,例如實木櫥櫃可翻新,而破損板式傢俬宜拆除。
空間測量:預先量度門框、走廊寬度,避免拆卸後卡關。香港舊樓常見窄門,需特別注意轉角位。
個人觀點:與其盲目清拆,不如先畫簡單平面圖,標註傢俬尺寸與動線,效率提升50%以上。
2. 拆卸實操要點
反向操作原則:組裝時最後的步驟,拆卸時最先處理。例如衣櫃先拆門扇,再卸層板。
工具使用技巧:螺絲刀需垂直旋入避免滑牙,六角扳手配合槓桿省力。重點:拆卸時下方墊軟布,防止刮花地板。
3. 廢料處理流程
香港環保署規定,大型傢俬需預約「廢物收集車」,私人屋苑可聯絡管理處安排專用垃圾房。
搭棚顧問提示:拆解後木板與金屬應分開捆綁,方便回收商處理。
1. 升級再造(Upcycling)案例
舊木桌改為壁掛架:切除桌腳,打磨表面後上漆,固定於牆面成收納空間。
破損沙發再利用:取出填充海綿作為寵物窩墊,骨架則可改造成花架。
2. 合法棄置渠道比較表
處理方式 | 適用對象 | 香港常見成本 |
|---|---|---|
政府廢料收集 | 大型不可回收傢俬 | 免費(需預約) |
慈善機構回收 | 七成新以上完好傢俬 | 免費(部分到府收取) |
私營回收商 | 金屬/實木類有價物料 | 每件50−200 |
1. 力學應用心法
翻轉法:梳化先垂直立起,以滾動方式通過窄門,避免硬拉導致變形。
分解搬運:書櫃抽屜全數取出,減輕重量後再移動主體。
2. 保護措施關鍵
尖角包覆用氣泡紙,絨布表面需以保鮮膜纏繞防刮。亮點技巧:拆下來的螺絲立即標註對應孔位,可用數字貼紙或小袋分裝。
3. 香港特殊情境對策
唐樓無電梯時,可使用爬樓車輔助,或租用滑軌設備。
雨季搬運注意:預先鋪設防滑毯,拆卸零件裝入防水膠箱。
Q: 為什麼有人清拆後反而花更多錢修復?
A: 多因忽略「隱形結構」——如暗鉸鏈需專用工具拆除,硬撬會損壞櫃體。建議清拆前查閱原廠說明書或拍攝內部結構。
搭棚顧問數據分享:2023年香港家居維修糾紛中,約30%源自不當清拆,平均額外損失5,000−8,000。因此,寧慢勿壞是核心原則。
1. 清拆傢俬是否需要申請?
若屬私人單位內部工程,一般不需申請;但若涉及結構牆或公共空間堆放廢料,需向屋宇署及管理處報備。
2. 如何判斷傢俬可否自行拆卸?
可測試「螺絲與榫卯比例」:若連接點八成以上為螺絲,通常可DIY;若為膠合或複雜榫卯,建議找專業人士。
3. 舊床墊如何處理最環保?
香港現有「床墊回收計劃」,可聯絡環保團體如「綠在區區」,部分會上門收取並分解再利用。
4. 清拆時如何避免鄰居投訴?
選擇平日上班時間(上午10-12點)施工,提前贈送小禮物溝通,並用隔音毯減少噪音。
5. 哪些傢俬零件值得保留?
五金配件(鉸鏈、滑軌)、實木板材、特殊玻璃門片,未來維修或DIY時可節省大量成本。
whatsapp:
00852 37264282
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