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1-06
瀏覽次數:
在香港這個高濕多雨的環境中,墻邊搭棚防水施工是許多業主和工程團隊面臨的難題。若處理不當,不僅會導致漏水發霉,更可能影響建築結構安全。本文將從基層處理到驗收標準,逐步拆解關鍵施工技巧,幫助您徹底解決防水隱患。
基層處理是防水的基石,直接決定防水層的耐久性。首先,需用水泥砂漿找平地面,確保坡度符合2%的國家標準,避免積水。其次,對墻體與地面的接縫、管道周邊等薄弱點,應使用堵漏寶填充密實,並抹成圓弧角,防止應力開裂。最後,基層必須牢固無空鼓,若有裂縫或氣孔,需用密封膠修補,並清掃灰塵,保證防水塗料能緊密附着。
個人觀點:許多師傅為求快而忽略基層平整度,我認為與其事後補漏,不如投入時間做好基層加固,這才是長效防水的核心。
搭棚環境下的防水施工需遵循「先局部後整體」原則:
細部強化:對地漏、管根等處先用防水塗料塗刷一層,鋪貼網格布後再刷第二層,形成複合防護。
分區塗刷:使用美紋紙劃分區域,墻面選用剛性防水材料(如水泥基塗料),地面用柔性材料(如聚氨酯塗料),以適應結構變形。
交叉施工:第一遍橫向塗刷,第二遍縱向塗刷,每遍厚度約0.5mm,間隔12小時待其乾透,避免塗層起泡。
為何要堅持「薄塗多遍」?過厚塗料易表乾內濕,反而降低抗滲性;分層薄塗則能形成緻密網膜,提升耐久度。
不同區域的塗刷高度需「因地制宜」:
衛生間:淋浴區墻面至少180cm,乾區30cm,若家中有高個成員,建議直接做到頂。
廚房與陽台:地面滿塗,墻面高度30cm,但水槽旁墻體需達150cm,避免濺水滲透。
搭棚接縫:棚頂與墻體交接處應上翻50cm,並用密封膠收邊,防止雨水倒灌。
閉水試驗是驗收防水的關鍵環節:
防水層完全乾固後(夏季24小時、冬季48小時),用沙袋堵住排水口,注水深度至少20mm。
等待24-48小時,每日檢查樓下天花板有無濕痕,並標記水位線觀察是否下降。
若發現滲漏,需排乾水後對應點修補,重新試驗直至合格。
獨家見解:香港潮濕氣候易掩蓋慢滲漏,建議閉水試驗延長至72小時,並用濕度檢測儀輔助判斷,更精準可靠。
材料類型 | 搭接長度標準 | 適用場景 |
|---|---|---|
瀝青防水卷材 | ≥80mm | 屋面、地下室 |
高分子卷材 | ≥100mm | 搭棚頂部、陽台 |
塗膜防水 | 無搭接要求 | 墻面、細部處理 |
雨季施工時,需在搭接處加鋪一層卷材,並錯縫1500mm以上,避免雨水沿縫侵入。同時,現場應搭設防雨棚,材料儲存區加蓋防水布,確保基層乾燥再施工。
1. 搭棚防水該選塗料還是卷材?
潮濕環境優先選高分子卷材(如PVC),抗紫外線性強;複雜造型墻面則用彈性塗料,覆蓋力更佳。
2. 舊棚翻新如何處理原有防水層?
必須徹底剷除舊層,修補基層後重新施工,直接覆蓋會導致新舊層脫離。
3. 防水工程成本約多少?
香港市場價格約每平方呎30-50港幣(包工包料),高端材料可達70港幣以上。
4. 自行施工最常犯的錯誤?
未等第一層塗料乾透就刷第二層,導致塗料成膜不全,滲漏風險倍增。
5. 如何判斷防水材料真偽?
正品塗料攪拌後無粉團,可掃描防偽碼驗證;聚氨酯類假冒較多,建議向代理商購買。
whatsapp:
00852 37264282
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