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1-03
瀏覽次數:
引言:外牆漏水點算好?香港潮濕雨季的隱形殺手
外牆漏水是香港老舊樓宇的常見問題,不僅導致牆身發霉、油漆剝落,更可能影響建築結構安全。搭棚顧問發現,許多業主等到室內牆紙起泡才急於處理,其實漏水根源多數來自外牆裂縫或防水層老化。本文從檢測到根治,一步步拆解外牆漏水難題。
外牆漏水常見原因:為何總是防不勝防?
外牆漏水並非單一因素造成,而是多重問題疊加的結果。首先,香港高溫多濕的氣候會加速防水材料老化,尤其是西曬牆面長期受紫外線侵蝕,塗料容易粉化裂開。其次,樓宇沉降或地震餘波可能導致結構性裂縫,雨水順著鋼筋滲入混凝土內部。
材料與施工問題:
防水塗料厚度不足或施工時基層未清潔,附著力下降導致剝離。
窗框周圍密封膠老化收縮,形成肉眼難見的毛細孔洞。
環境與設計缺陷:
冷氣機排水管安裝不當,長期滴水侵蝕外牆特定區域。
大廈外牆裝飾線條未做滴水設計,雨水沿溝槽倒灌入牆內。
個人觀點:許多業主迷信「貴價防水塗料」,但若未先處理結構裂縫,再好的材料也是治標不治本。搭棚顧問建議優先修補大於0.3mm的裂縫,再進行整體防水塗裝。
外牆漏水檢測方法:自己都能做的3招實用技巧
目視檢查法:
雨後2小時內檢查內牆水跡,用鉛筆標記範圍,反向推測外牆對應位置。
重點區域:窗戶四角、冷氣機座周邊、外牆管線穿牆處。
紅外線熱像儀輔助:
牆體滲水部位因蒸發吸熱,表面溫度通常低於乾燥區約2-3°C。專業檢測會用熱像儀掃描,生成溫度分布圖鎖定可疑點。
簡易噴水測試:
用花灑對外牆局部噴水15分鐘,同步觀察室內牆面變化。注意:高層建築需搭棚進行,嚴禁冒險探身。
檢測方法 | 自行操作難度 | 精準度 | 適用場景 |
|---|---|---|---|
目視檢查 | 低 | 中等 | 初步判斷、明顯裂縫 |
紅外線掃描 | 高(需專業設備) | 高 | 隱蔽滲漏、大面積排查 |
噴水測試 | 中(需安全防護) | 中高 | 驗證特定區域 |
外牆防水處理步驟:搭棚顧問的5道黃金工序
表面處理:
高壓水槍沖洗青苔油污,鋼刷打磨鬆動塗層,確保基面堅實無脫落。
裂縫修補:
V型開槽後注入彈性填縫膠,深度需大於寬度的1.5倍。
防水底漆塗布:
選用滲透型環氧底漆,提升面漆附著力,塗布率約0.15kg/m²。
中塗防水層施工:
交叉塗刷兩道聚氨酯防水漆,第二道與第一道垂直方向施工,確保無漏刷。
面層保護與測試:
完成後噴水測試48小時,室內用除濕機監測濕度變化。
關鍵提示:防水塗料乾燥時間受溫度影響,25°C環境下需至少24小時才能淋水測試,雨季施工要預留緩衝期。
外牆漏水維修費用解析:香港市場行情揭密
外牆維修費用浮動極大,搭棚顧問統計2024年數據顯示,普通住宅外牆防水工程約$80-150/平方呎,費用包含搭棚、材料與人工。影響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:
搭棚需求:高層建築搭棚成本可能佔總費用40%以上。
材料選擇:普通壓克力塗料約20/呎,彈性聚氨酯塗料可達50/呎。
損壞程度:若需敲除瓷磚重做防水層,費用可能增加3倍。
獨家見解:部分業主為省錢跳過搭棚直接吊繩施工,但此法無法徹底處理裂縫細節。搭棚顧問建議,超過3層樓高的工程應優先考慮安全與效果,而非僅比較報價。
5條常見問題解答
外牆漏水會影響樓下單位嗎?
可能影響。若漏水沿結構樓板蔓延,可能滲入下層天花板,根據香港《建築物管理條例》,業主需負責修復。
新樓為何也漏水?
施工期趕工可能導致防水層厚度不均,或養護時間不足產生收縮裂縫。
防水工程後多久可碰雨水?
視材料而定,彈性塗料通常需72小時完全固化,其間若遇大雨需遮蓋保護。
外牆漏水可以申請保險理賠嗎?
若因颱風等天災導致突然性損壞,部分家居保險可理賠,但日常老化不在範圍內。
如何選擇防水工程公司?
確認公司持有「建造業議會防水工程註冊」資格,並要求提供過往案例與保固條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