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0-27
瀏覽次數:
哎呀,说到在香港的空地搭棚,不管是想多个戶外空間還是做點小生意,防水絕對是頭等大事。畢竟香港每年平均雨量超過毫米,搭個棚要是漏水,那真是花錢找罪受。今天就用最白話的方式,跟大家聊聊空地搭棚防水的關鍵技巧,幫你避開常見的坑。
材料選對,成功一半
先說說材料的選擇吧,這可是防水的基礎。常見的棚頂材料有PVC布、聚碳酸酯板(PC板)、彩鋼板等。PVC布輕便好施工,價格也相對親民,但耐用性就稍差一些,長時間日曬雨淋可能會老化。聚碳酸酯板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PC板,透明度高、耐衝擊,還能抗紫外線,是挺不錯的選擇。彩鋼板呢,堅固耐用,防火性能也好,就是價格高一點,施工也複雜些。
搭棚顧問小觀點:如果是長期使用的棚子,建議還是投資好一點的材料,比如聚碳酸酯板或者品質好的彩鋼板,雖然初期成本高,但後面能省下不少維修麻煩。
除了棚頂材料,密封材料也很重要。矽利康是常用的密封膠,要選中性耐候的,酸性矽利康可能腐蝕金屬。陰陽角、接縫處這些地方,最好再用防水卷材加強一下,比如SBS改性瀝青卷材就不錯。
基礎處理,馬虎不得
棚子穩不穩,防水效果好不好,基礎處理是關鍵。首先地面要平整壓實,如果有雜物或者鬆軟,後期容易下沉,棚體變形,防水層也就容易開裂。
排水設計,重中之重
光靠材料防水是不夠的,還要有合理的排水設計。棚頂一定要有坡度,一般建議不小於%,這樣雨水才能順利流走,不會積水。天溝和落水管要根據當地最大雨量來設計,確保排水暢通。記得定期清理落葉雜物,防止堵塞。
四周最好能做排水溝,特別是比較大的棚子,避免雨水積在棚邊浸濕地基或者倒灌。
施工細節,決定成敗
施工過程中的細節處理,直接影響防水效果。
基層清理:施工前基層必須乾淨、平整、堅實,無油污鬆動。
附加防水層:在節點如陰陽角、管根等處做附加防水層。
防水層施工:大面施工時,塗料類應均勻塗刷,卷材類應平整鋪貼,注意搭接寬度。
密封收口:板材之間、棚體與牆體或柱子的連接處,必須用耐候密封膠妥善密封。
保護層:防水層完工後,視需要做保護層。
後期維護,延長壽命
棚子搭好後,定期檢查維護很重要。建議每半年檢查一次棚頂、接縫、密封膠狀況,雨季前後要重點查看。發現問題及時修補。
常見問題速查
棚頂輕微漏水怎麼自己緊急處理?
先把漏水處清理乾淨,用專用防水膠帶或速乾型防水膠暫時補上,天氣好時再徹底修復。
舊棚翻新要不要拆原有防水層?
如果原有基層還結實平整,沒有空鼓開裂,可以清理乾淨後直接做新的防水層;否則建議拆除舊層重做。
搭棚後裡面感覺更悶熱怎麼辦?
可以在棚頂加裝隔熱層,比如貼隔熱反射膜,或者選擇淺色、帶隔熱塗層的棚頂材料,有助於反射陽光。
防水工程做完後多久可以裝棚架?
要等防水層完全固化,一般需要到天,看具體材料和天氣情況,期間避免踩踏。
怎麼判斷防水材料的好壞?
可以看產品的檢測報告,關注其耐候性、拉伸強度、低溫柔性等指標,選擇有信譽的品牌和供應商。
說到底,空地搭棚防水是個系統活兒,材料、設計、施工、維護,哪一環都不能掉以輕心。與其貪便宜後期不斷修修補補,不如開始就規劃設計好,選用可靠的材料和專業的施工,這樣才能一勞永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