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1-22
瀏覽次數:
嘿,你是否曾經發現家裡水費突然暴漲,或是牆角出現不明水漬,卻不知道從何下手?其實,這些都是水喉漏水的常見警訊!別擔心,今天「搭棚顧問」就來用白話文教你一步步檢查水喉漏水,避免小問題變成大災難。畢竟,誰都不想因為一條小水喉,賠上整間屋的安寧對吧?
漏水唔單止浪費食水,仲可能引發一連串問題。根據水務署的資料,如果內部喉管漏水,業主有責任盡快修理,否則漏水會愈變愈嚴重,導致後續水費更高。更實際啲講,放任漏水可能會:
浪費金錢:水費無聲無色飆升,尤其係暗喉漏水,幾個月可能就要多交幾千蚊。
結構損壞:水泥長期受潮會鬆動,牆身發霉甚至影響樓宇安全。
鄰居糾紛:如果漏水影響到下層單位,分分鐘要賠償裝修同精神損失!
所以話,檢查水喉漏水唔只為慳錢,更係為左成棟樓嘅和諧。
如果你唔想一開始就搵師傅洗錢,可以試下以下方法。記住,安全同仔細最重要!
睇水錶!最直接嘅「漏水偵測器」
水務署建議,首先關掉屋內所有水龍頭(包括馬桶、洗衣機),然後靜靜觀察水錶30分鐘。如果水錶上最後一個數字持續轉動,好大機會係內部喉管漏水。呢個方法唔使工具,係初步判斷嘅好幫手。
檢查明顯跡象:水滴、水漬、異味
唔好忽略細節!留意以下位置:
廚房同浴室喉管接駁位:尤其係水龍頭、洗手盆下方,摸下喉管有無濕氣。
牆身同地板:如果發現油漆剝落、地磚變色,或者有陣霉味,可能係暗喉漏水信號。
空調出水喉:好似奧克斯空調案例,異物堵塞會導致漏水,可以檢查出水喉有無蜘蛛網或雜物。
測試排水速度
如果懷疑去水喉(例如地台去水)有問題,可以倒一桶水落去,觀察排水係咪緩慢或有倒灌。有時好似公屋案例中,舊喉生鏽或局部堵塞,會令去水不順。
檢查前要先分清楚漏水類型,先可以對症下藥。明喉(睇到嘅喉管)比較易搞,暗喉(藏係牆內或地底)就需要專業協助。
明喉漏水:
常見於接口位或水龍頭。如果係駁口位漏水,可以試下用「士巴拿」輕輕擰緊,但切記唔好太用力,否則可能擰爆配件!若果漏水位置係舊膠圈或水喉膠布問題,可以更換膠布(約包22-24圈)。
暗喉漏水:
如果檢查完明喉無問題,但水錶依然轉,好可能係暗喉出事。呢個時候唔好勉強自己DIY,因為涉及鑿牆同壓力測試,必須搵持牌水喉匠。好似有經驗師傅講,暗喉漏水如果處理不當,隨時會破壞防水層,引發更大問題。
雖然DIY有成就感,但以下情況真係要交俾專業人士:
暗喉疑似漏水:你無工具同技術去壓力測試,亂鑿牆可能傷到結構。
漏水位置不明:試過以上方法都揾唔到源頭,師傅可以用紅外線儀器或內窺鏡探查。
涉及大廈公共喉管:例如單位之間嘅共同去水喉,需要協調管理處同鄰居。
記住,搵師傅時要確認對方有持牌水喉匠資格,並保留修理單據,註明漏水位置同工程性質。萬一因漏水導致水費飆升,你可以憑單據向水務署申請減免。
與其等漏水先急救,不如平時做好保養。以下係一啲簡單習慣:
定期檢查:每半年望一望喉管接口有無水珠或锈跡。
避免亂掛重物:唔好將雜物掛係水喉上,以免壓歪接口。
冬天防凍:如果寒潮來襲,可以用保溫棉包住室外水喉,防止凍裂。
其實,檢查水喉漏水唔係乜嘢高深學問,只要細心同有耐性,大部分人都可以掌握基本技巧。最緊要係有警覺性,一發現問題就行動,咁就唔使驚漏水變成無底深潭!
點樣知道係咪水錶壞咗,而唔係漏水?
如果懷疑水錶問題,可以記錄關掉所有水源前後嘅讀數,再向水務署申請測試。但注意,若水錶無壞,用戶需支付驗錶費(一般約810港元)。
浴室漏水落樓下,但唔想拆地磚,點算?
有師傅可能會用「套喉」方法(即係喺舊喉外加新喉),但呢種方法未必徹底解決問題。最好揾專業人士評估係咪需要更換成條喉管。
用「塑鋼土」自己補漏水喉,得唔得?
只適用於去水喉(無水壓),如果係來水喉(有水壓),塑鋼土可能被沖出,導致爆喉危機!來水喉漏水應更換部件或搵師傅處理。
點解關咗水龍頭後,水錶依然輕微轉動?
好大機會係馬桶水箱或暗喉有緩慢漏水,建議重點檢查馬桶係咪有持續流水聲。
新裝修後漏水,係咪一定係師傅手勢問題?
未必,可能係材料品質或後續使用不當。但如果短期內出事,應盡快聯絡施工方跟進。
whatsapp:
00852 37264282
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