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1-14
瀏覽次數:
面對颱風、暴雨、大雪等極端天氣,你的棚架是否曾因強風積雪而變形損壞?香港作為沿海城市,夏季颱風頻繁,冬季偶遇寒潮,棚架結構安全直接影響農業生產與財產保障。本文由搭棚顧問團隊整合實用技巧,從加固、材料到災後處理,提供系統性解方。
惡劣天氣棚架加固技巧
棚架加固是抵禦惡劣天氣的第一道防線。根據風力等級採取差異化策略:若預報風力低於10級,可重點強化棚膜固定與節點連接;若超過10級,則需增設臨時支柱或卸除棚膜減壓。
結構加強:於棚架內部每隔3米加設「人」字形支柱,並用鍍鋅鋼絲緊固橫梁與立柱交接點,避免強風搖晃導致鬆脫。
壓膜線加密:沿棚面橫向每隔30-50厘米布置壓膜線,棚膜邊緣埋入土中至少20厘米,或以沙袋壓實,防止風力灌入撕裂。
抗風設計細節:棚架端部應加裝斜撐桿,長度超過50米的棚區需在中段增設柱間支撑,提升整體穩定性。
個人觀點:香港常見鐵皮棚架易因銹蝕降低抗風性,搭棚顧問建議每年雨季前檢查焊接點,並塗刷防鏽漆延壽。
大雪壓垮棚架預防方法
積雪超載是冬季棚架坍塌主因。即時監測雪量,每2-3小時用長杆軟刷清除棚頂積雪,避免重量集中。
承重優化:棚頂坡度建議維持25-30度,利於雪滑落;老舊棚架可於拱架下加設臨時支柱,分攤壓力。
緊急處置:若雪量過大,可劃破局部棚膜減重(「破膜保棚」),優先保護主結構。
材料升級:替換普通鋼絲為直徑4.5毫米以上的熱鍍鋅鋼絲,提升棚面抗壓係數。
棚架保溫防寒措施
低溫易導致棚內作物凍傷,多層覆蓋是關鍵。例如在棚內搭建二道膜(距頂膜30-50厘米),並覆蓋保溫被或草簾,可使棚溫提升3-5℃。
主動加溫:夜間棚溫低於5℃時,使用熱風爐或增溫塊(每畝8-10塊)短時加溫,但需專人值守防範一氧化碳中毒。
防寒細節:棚前底腳橫蓋草簾阻隔冷空氣,地面鋪設地膜與秸秆,減少地溫流失。
透光保溫平衡:白天清潔棚膜提升透光率,傍晚及時覆蓋保溫材,避免熱能散失。
棚架災後修復步驟
天氣穩定後,需依序檢查、清理、修復。優先處理輕微受損棚架,清除變形骨架後重新焊接或綁紮。
結構安全評估:檢查支柱是否傾斜、基礎是否鬆動,完全倒塌的棚架需清理殘膜斷杆,防止劃傷作物。
環境消毒:災後3日內用5%次氯酸鈉溶液噴灑棚內地面與骨架,土壤每畝撒50公斤生石灰杀菌。
作物救護:輕度凍害植株噴施氨基寡糖素與尿素混合液,重度凍死區域及時翻耕補種。
惡劣天氣棚架材料選擇
材質決定棚架耐候性。搭棚顧問推薦以下三類選擇:
材質類型 | 優勢 | 適用場景 |
|---|---|---|
高強度鋁合金 | 輕質耐腐蝕,壽命達10年以上 | 頻繁拆卸的移動棚架 |
鍍鋅鋼結構 | 承重性強,可抗大荷載 | 長期固定的大型棚體 |
PC耐力板 | 透光率90%,抗衝擊為玻璃20倍 | 需高透光的溫室或雨棚 |
經濟方案:預算有限時可選複合材料,但需注意紫外線導致的脆化問題。
香港在地建議:沿海高濕環境應優先選擇鋁合金或鍍鋅鋼,避免普通鐵材鏽蝕。
棚架作物保護策略
極端天氣下,作物管理需與棚架防護同步。強風雪前減少灌溉,保持土壤濕度60-70%,並噴施磷酸二氫钾增強植株抗逆性。
微氣候調控:陰雨雪天開啟LED植物燈每日補光4-6小時,維持光合作用;棚內濕度>85%時使用百菌清煙劑熏蒸防病。
農事調整:暫停整枝疏果,避免造成傷口;已坐果的茄果類可疏除部分幼果,減輕植株負擔。
獨家見解:搭棚顧問實測數據顯示,棚內加掛反光幕不僅提升光照,還能將夜間溫度維持高於外界2-3℃,特別適合香港冬季短時低溫場景。
常見問題速解
棚架何時需完全卸除棚膜?
當預報風力超過12級時,應提前1天卸膜,若棚內有作物可搭設低矮小拱棚過渡。
雪後棚膜結冰如何處理?
勿強行刮除,以免破損。可噴灑常溫水融冰,或午間自然融化後清掃。
簡易棚架如何低成本加固?
用沙袋壓實棚腳,並以防風網(透風率50-60%)包覆外圍削弱風力。
連續陰雨如何防範棚內病害?
選用煙霧劑或粉塵劑替代水劑噴藥,避免增加濕度;同時溝渠預設排水泵。
鋁合金棚架壽命如何延長?
每年檢查接點螺絲,表面塗佈靜電粉末塗層,可抗香港高鹽分空氣腐蝕。
whatsapp:
00852 37264282
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