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1-14
瀏覽次數:
引言:一張平面圖,決定了裝修成敗與安全
許多香港業主在裝修前拿到建築平面圖時,常一頭霧水。看不懂主力牆標示,可能誤拆結構牆,輕則罰款數十萬,重則危及整棟樓宇安全。本文從基礎教起,一步步帶你破解平面圖密碼,避開裝修地雷。
平面圖是建築物的二維俯視圖,相當於房屋的「X光片」。要讀懂主力牆位置,需先掌握三大要素:圖例符號、尺寸標註與定位軸線。香港常見建築圖則中,主力牆通常以雙粗實線或填充黑色表示,對比非承重牆的單細線。
個人觀點:許多業主忽略圖則比例尺,導致對牆體厚度判斷失準。建議用比例尺實際測量圖上距離,換算真實尺寸,例如1:100比例下,圖上1公分等於實際1公尺。
關鍵問答:為什麼有些平面圖的主力線條粗細不一?
線條粗細可能反映牆體重要性,最粗通常為核心承重牆,次要承重牆略細,但需結合圖例確認。
對照圖例符號
圖則角落的圖例表是關鍵,主力牆常標註為「結構牆」或「承重牆」,並搭配特定填充圖案(如斜線網格)。
檢查牆體厚度
主力牆厚度通常≥200毫米,磚混結構老樓可達300毫米;非承重隔牆多為100-150毫米。
定位軸線判讀
主力牆必與定位軸線(編號A、B、C或1、2、3的圓圈)重合,若牆體偏離軸線,多為後期隔間牆。
結構連貫性觀察
從底層到頂層,主力牆位置通常垂直對齊,形成連續支撐系統;非承重牆可能層層變動。
專業工具輔助
若圖則遺失,可向屋宇署申請調檔,或委託結構工程師使用鋼筋掃描儀現場檢測。
陷阱提示:部分舊樓圖則標示不清,曾發現有裝修商誤將剪力牆(以虛線表示)當非承重牆拆除,引發樓板裂縫。
平面圖上的尺寸標註猶如解謎線索,需重點關注三類標註:
總尺寸:建築物外輪廓總長寬,幫助判斷牆體在整體結構中的位置。
軸線尺寸:牆體與定位軸線的距離,主力牆通常對稱分布於軸線兩側。
細部尺寸:門窗洞口與牆體關係,主力牆上洞口尺寸較小且分布規則。
標註類型 | 主力牆特徵 | 非承重牆特徵 |
|---|---|---|
牆厚標註 | 明確標註「200mm以上」並帶材料註記 | 簡略標註「100mm」或省略 |
材料符號 | 混凝土填充或磚牆圖例 | 輕質材料符號(如石膏板圖示) |
標高註記 | 常搭配結構標高(如「FL+3.200」) | 僅標建築標高 |
情境一:圖則標示模糊
解法:對照不同樓層平面圖,若某牆體在各層均存在,且位置一致,高概率為主⼒牆。
真實案例:九龍灣舊樓裝修案,業主透過比對3至5層平面圖,發現電梯井旁牆體為連續結構牆,避開誤拆。
情境二:圖則與現場不符
解法:用金屬探測器檢查牆內鋼筋分布,主力牆鋼筋密集且粗(直徑≥12mm),非承重牆可能無鋼筋或僅細鐵網。
搭棚顧問提醒:香港常見違規是業主輕信「裝修師傅經驗」而忽略圖則,曾有大埔案例因拆改外牆導致防水層破壞,暴雨後滲水維修費用高達20萬港元。
案例一:2000年後電梯樓
特徵:鋼筋混凝土結構,主力牆集中於電梯核心筒與外牆,平面圖上呈封閉框形分布。
判讀技巧:注意圖中黑色填充區域(電梯井、管道井)周邊牆體絕對不可拆。
案例二:1970年代唐樓
特徵:磚混結構,主力牆多為外牆與分戶牆,厚度240-300毫米,平面圖上以交叉線圖例表示。
風險點:磚牆承重能力較混凝土牆低,隨意開洞可能引發連鎖裂縫。
獨家數據:香港屋宇署統計,2023年違例拆牆個案中,逾六成因業主誤判平面圖所致,平均還原成本超過50萬港元。
問:平面圖上虛線牆體是否可拆?
答:虛線通常表示隱藏構件(如梁上矮牆),但部分舊圖則用虛線標示剪力牆,需委託結構工程師現場確認。
問:若圖則遺失,如何獲取主力牆資訊?
答:可向土地註冊處申請「建築圖則副本」,或聘請認可人士調閱屋宇署存檔,費用約2000-5000港元。
問:主力牆上可否開鑿小型壁龕?
答:深度≤5公分且避開鋼筋可考慮,但需提交結構評估報告向屋宇署申請,擅自施工仍屬違例。
問:如何判斷圖則比例是否準確?
答:用已知尺寸(如標準門寬900mm)反推比例尺,若誤差>5%,應要求重新測繪。
問:開放式廚房設計是否影響主力牆?
答:若拆除廚房隔牆涉及主力牆,必須採用鋼結構加固方案,且通風設計需符合消防條例。
平面圖是裝修的第一道防線,與其事後補救,不如事前多花時間研讀。香港樓宇老化嚴重,一份精準的圖則判讀,既能保障安全,亦是對鄰里責任的體現。搭棚顧問建議,複雜結構應投資專業鑑定,遠比承擔法律風險划算。
whatsapp:
00852 37264282
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