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1-14
瀏覽次數:
引言:拆牆不是敲敲打打,輕忽後果可能毀家毀鄰
許多居屋業主為了擴大空間或改善佈局,常動起拆牆的念頭。但一不小心,可能觸法、罰款甚至危及整棟樓安全。本文從香港居屋角度出發,幫你避開拆牆陷阱,合法改造安樂窩。
香港對房屋結構變更有嚴格規定。根據《建築物條例》,擅自改動承重牆最高可罰款10萬港元並負刑事責任。例如杭州有業主因拆承重牆導致整棟樓變危房,被控「過失危害公共安全罪」。業主須記住:拆牆前必須取得屋宇署批准,否則後果自負。
個人觀點:許多業主以為「自家房屋可隨意改造」,但居屋涉及公共安全,法律絕不姑息。建議諮詢專業機構如搭棚顧問,避免僥倖心理。
承重牆是樓宇的「骨架」,拆錯可能引發連鎖反應。以下是分辨技巧:
專業方法:查閱建築圖則(黑色實線標示承重牆),或委託認可結構工程師檢測。
簡易判斷:
厚度超過240mm的牆體多為承重牆。
敲擊聲沉悶為承重牆,清脆則是非承重牆。
常見誤區:磚混結構居屋中,幾乎所有牆體都是承重牆;框架結構則可拆除非承重部分。
拆承重牆絕非小事,後果包括:
結構損壞:如青島案例,底商拆承重牆導致22層大廈出現貫穿裂縫。
法律責任:民事賠償鄰居損失、行政罰款,刑事追究若造成傷亡。
修復成本:還原牆體需專業設計與施工,費用可達數十萬。
關鍵問題:拆牆後能徹底復原嗎?答案是否定的。即使修復,樓宇抗震性也可能永久受損。
香港居屋業主若需拆牆,應遵循以下流程:
委託認可工程師:評估牆體性質並出具安全報告。
向屋宇署申請:提交建築圖則、工程計劃書及結構計算書。
施工與監督:由持牌承建商進行,完工後須通過屋宇署驗收。
注意:若未申請即動工,屋宇署可發出「清拆令」並追討罰款。
即使是非承重牆,也需謹慎施工:
臨時支撐:拆牆前用鋼架加固周邊結構,防止坍塌。
分段拆除:避免大面積敲擊,減少對樓板震動。
事後檢測:完工後委託第三方鑑定樓宇安全。
搭棚顧問提醒:許多業主為省錢找「裝修游擊隊」,但缺乏資質的施工極易釀禍,應選擇持牌公司。
若誤拆承重牆,補救措施包括:
立即加固:如青島案例中用鋼柱臨時支撐。
專業設計:由結構工程師計算荷載,採用鋼筋混凝土或型鋼復原。
長期監測:修復後定期檢查裂縫變化,必要時動態追蹤。
重要:復原成本可能比拆牆高數倍,且無法完全恢復原始安全性。
問:拆非承重牆需要申請嗎?
答:若影響防火或抗震結構(如剪力牆),仍須申請;其他隔牆可諮詢物管。
問:鄰居拆牆導致我家裂縫,如何投訴?
答:向屋宇署舉報並要求鄰居委託安全鑑定。
問:老舊居屋拆牆風險更高嗎?
答:是。磚混結構老樓承重牆更關鍵,如銀川1987年建物因拆牆全樓裂縫。
問:拆牆費用包括哪些項目?
答:設計費、申請費、施工費、還原檢測費,總價可達5萬以上。
問:香港對居屋拆牆有特別寬免嗎?
答:無。居屋與私樓同受《建築物條例》規管,違規一律嚴辦。
whatsapp:
00852 37264282
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