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1-14
瀏覽次數:
想拆掉家中隔間牆來擴大空間,卻擔心觸犯香港建築法規?許多業主在規劃裝修時,最常困惑的是:我的工程是否屬於「小型工程」?是否需要向屋宇署申請?拆間隔牆小型工程看似簡單,但若誤拆承重牆或未按程序申報,可能面臨巨額罰款甚至樓宇安全風險。本文將從法規、判斷、申請到施工,全方位解析如何合法安全地完成隔牆拆除。
小型工程定義與香港法規
香港的「小型工程監管制度」將工程分為三級,共118項,其中非承重隔牆拆除多屬第I或II級別,可透過簡化程序處理。關鍵在於:工程必須由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進行,且完工後需向屋宇署提交文件存記。
常見誤區:
誤以為「非承重牆」可隨意拆除:即使非承重牆,若影響消防結構或鄰近管線,仍須申請
忽略大廈公契限制:部分舊樓公契明文禁止改動間隔,需先獲業主立案法團同意
個人觀點:香港樓宇密集,小型工程制度的核心是平衡靈活性與安全。但業主常低估申報重要性,例如2023年肇慶有業主打通42套房隔牆導致樓宇裂縫,事後被勒令復原並罰款,顯示法規執行日益嚴格。
如何正確判斷承重牆與非承重牆
承重牆是樓宇的骨架,絕對不可拆除。以下為簡易判斷方法:
查閱建築圖則:向屋宇署申請原始圖則,黑色實心線通常標示承重結構
敲擊聽聲:承重牆聲音低沉緊實,輕隔間牆有空心感
測量厚度:混凝土承重牆通常厚於20cm,磚牆約12-15cm
觀察位置:與樓板垂直相接、位於大廈核心區的牆體多為承重牆
專業輔助:若無法確定,應聘請認可人士(如建築師或工程師)進行評估。根據《建築物條例》,誤拆承重牆最高可罰款50萬港元及監禁。
拆間隔牆的申請流程與必要文件
合法拆除隔牆需遵循以下步驟:
確認工程級別:多數非承重隔牆拆除屬第I級小型工程(如厚度≤100mm的磚牆)
委聘註冊承建商:必須選用屋宇署名冊上的「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」
提交開工通知:承建商需於施工前7天透過指定表格通知屋宇署(第I、II級工程)
施工與監工:確保承建商按核准範圍施工,並做好防塵防護
提交完工證明:工程完成後14天內,承建商須提交證明文件存記
關鍵文件:
建築工程說明書(包括拆除範圍圖則)
承建商註冊證明副本
完工證明書(表格SWA5)
隔牆拆除的安全指引與防護措施
安全是拆除工程的首要原則,以下重點常被忽略:
防護裝備:施工人員須戴安全帽、防塵口罩、護目鏡及手套,高空作業加繫安全帶
鄰近結構保護:拆除前用切割機預切邊界,避免震動損及保留牆體
粉塵控制:使用濕水降塵,並關閉空調系統防止粉塵擴散
管線處理:提前關閉水電燃氣,並以探測器定位暗藏管線
事故案例:有師傅未切斷電源即鑿牆,導致電線短路起火。因此,施工前必須完成「斷電斷水」檢查。
隔牆拆除的詳細步驟圖解
以常見磚砌隔牆為例,正確拆除順序如下:
清場防護:移走家具,鋪設防塵布,設立施工圍欄
切除附屬物:先拆除門窗框、踢腳線及電線面板
上至下分層拆除:用大錘或電鑽從牆頂開始逐層敲碎,嚴禁整面推倒
鋼筋處理:若遇構造柱鋼筋,需用剪切鉗截斷,殘留長度≤20mm
廢料分類:磚塊、混凝土、金屬分開堆放,利於回收
錯誤示範:直接以挖土機撞擊牆體,可能導致樓板龜裂或碎片飛濺傷人。
建築廢料的處理方法與環保建議
拆除產生的廢料必須合法清運:
合法棄置:使用環保署認可的建築廢料收集車,運至指定堆填區(如新界東北堆填區)
回收優先:磚塊可破碎作回填料,金屬鋼筋回收再製
成本控制:廢料體積愈大,運輸費用愈高。建議先壓縮體積,平均每立方米處理費約200-500港元
獨家數據:香港每年產生約150萬公噸建築廢料,其中隔牆拆除廢料佔比約30%。業主若違規傾倒,最高可罰款20萬港元。
個人見解:未來小型工程將更注重綠色施工。例如「搭棚顧問」團隊近年推動裝配式隔牆,減少拆除廢料,且可重複利用。建議業主在規劃階段即考慮環保方案,降低法規風險與環境負擔。
常見問題
1. 拆除隔牆是否需要通知鄰居?
是的。根據《噪音管制條例》,施工前應告知相鄰住戶,並避免在晚間(19:00後)或假日進行高噪音工程。
2. 如何判斷我的隔牆是否涉及水管或電線?
可聘請專業師傅使用紅外線探測器掃描牆體,或向大廈管理處索取管線分佈圖。
3. 拆除隔牆後是否需要加固樓板?
若拆除範圍超過原樓板面積的30%,或位於結構薄弱區,需由工程師評估並加設過梁。
4. 舊樓隔牆拆除是否有特殊限制?
1980年前落成的樓宇可能含石棉或結構老化,拆除前必須進行危險物質檢測。
5. 小型工程完工後,屋宇署會否派員驗收?
不會主動驗收,但業主須保存完工證明至少6年,以備署方抽檢。
whatsapp:
00852 37264282
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