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1-13
瀏覽次數:
想進行小型工程拆牆卻擔心結構安全或法規問題?無論是家居裝修還是空間改造,拆牆都是關鍵環節。本文將深入解析小型工程拆牆的完整流程與實用技巧,幫助您安全高效完成項目。
小型工程拆牆的定義與重要性
小型工程拆牆通常指在建築物內部拆除非承重牆體,以調整空間布局。這類工程規模較小,但直接影響居住安全與功能性。根據《建築物(小型工程)規例》,拆牆必須區分承重牆與非承重牆,承重牆嚴禁自行拆除,否則可能導致結構受損 。
為什麼要特別關注小型工程拆牆?因為它涉及隱蔽風險,例如牆內隱藏電線水管,或誤判牆體類型。透過專業流程管理,能避免後續修復成本,並確保符合香港建築條例要求。
拆牆前的必要準備工作
現場勘察與規劃:
使用金屬探測器檢查牆內是否有電線或水管,並關閉相關閥門 。
確認牆體類型:承重牆通常較厚(超過15厘米),且多位於建築核心區域;非承重牆則多為隔間牆。
制定拆除範圍圖,標註尺寸與相鄰設施,避免誤損結構。
安全防護設置:
施工區域設置圍擋與警示標誌,防止閒人誤入 。
作業人員配戴安全帽、防塵口罩及防護眼鏡,高空作業時需使用安全繩。
地面鋪設防塵布,減少粉塵擴散。
法規與許可申請:
若涉及大樓外牆或共用結構,需向屋宇署申請小型工程通知書(如MW03表格)。
通知物業管理單位,協調施工時間與垃圾清運路線。
標準拆牆流程步驟解析
階段一:表面處理與防塵
先拆除牆面裝飾層(如油漆、瓷磚),並噴水潤濕牆體,抑制粉塵產生。使用電錘或槌鑿工具時,應從牆頂部開始向下作業,避免局部應力集中 。
階段二:逐層拆除與廢料處理
非承重牆拆除:用電鑽在牆角打孔,逐步擴大裂縫後以槌擊破碎。若為磚牆,需逐塊移除;輕質隔間牆則可整片切割後拆卸 。
承重牆處理:如必須調整承重牆,需由結構工程師設計臨時支撐方案,例如安裝鋼架後再分段拆除 。
廢料清運:立即裝袋分類,混凝土磚塊與金屬材質分開堆放,每日清理避免堆積 。
階段三:邊緣修整與檢查
拆除後用切割機修平殘留鋼筋或不平整界面,並檢查相鄰牆體有無裂縫。完成後需由專業人員驗收,確保無結構隱患 。
安全措施與常見錯誤避免
粉塵與噪音控制:
持續噴水降塵,並關閉門窗減少擴散。高噪音作業應避開社區安靜時段(如午休或夜間)。
嚴禁野蠻施工:如掏掘牆腳或推倒式拆除,易引發坍塌 。
電氣與管線防護:
施工前斷電並標記電線位置,若發現不明管線應立即停工檢測 。
使用絕緣工具,避免觸電風險。
成本控制技巧:
自主拆除非承重牆可節省人工費(約每平方米100-200港元),但承重牆處理需編列專業評估預算(通常佔總費用30%以上)。
提前規劃垃圾清運路線,與物業協商集中處理,降低運輸成本。
未來趨勢與獨家見解
小型工程拆牆正朝向數字化與綠色施工發展。例如利用紅外線掃描牆體結構,預先模擬拆除影響;或採用低噪音電動工具減少擾民。建議業主選擇具備「建築信息模型」技術的團隊,能可視化管線分布,降低失誤率 。
個人觀點:香港高密度居住環境中,拆牆不僅是體力活,更是風險管理藝術。未來法規可能要求強制購買工程保險,進一步保障業主權益。與其追求最低報價,不如重視團隊的合規經驗與危機處理能力。
whatsapp:
00852 37264282
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