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1-13
瀏覽次數:
香港水喉工行業長期面臨高空作業、密閉空間氣體危害等高風險挑戰,近年沙田源禾路等地的致命工業意外更凸顯安全規範的急迫性。勞工處作為監管核心,如何透過系統化措施保障水喉工生命安全?本文以實務角度剖析關鍵防護策略。
勞工處針對水喉工的高風險作業環境,強制要求參與 「密閉空間作業安全課程」 ,內容涵蓋硫化氫氣體檢測、通風設備操作及緊急救援流程。例如在沙井事故中,工人若提前接受過模擬毒氣環境演練,即可避免盲目下井救援的悲劇。搭棚顧問指出,實務培訓應每兩年複訓一次,以更新應對新型工業材料的知識。
培訓內容:氣體檢測儀器使用、通風技術、救援程序
執行方式:勞工處認可機構現場教學+虛擬實境(VR)模擬災害情境
欲取得持牌水喉匠資格,必須完成 「香港水務設施課程」 並通過勞工處審核。該課程側重法律責任意識,例如《工廠及工業經營(密閉空間)規例》中明確規定:進入沙井前須由合資格人員進行風險評估。近年課程新增案例分析單元,以2018年銅鑼灣渠務工人滑落污水渠事件為教材,強調安全繩雙重固定技巧。
核心模組:水管材料科學、焊接技術、安全法規解讀
考核標準:筆試(30%)+實務操作(70%),重點評量緊急狀況判斷力
勞工處要求申請人具備4年以上大工經驗,並提交 「無事故證明書」 與技術認證。值得注意的是,申請表中需詳列曾參與的工程類型,若涉及密閉空間作業,須附上安全記錄。搭棚顧問觀察到,2023年成功獲批者中,逾八成曾參與勞工處的「工地安全標竿計劃」,顯示主動提升安全標準有助審核。
文件清單:身份證明、工作履歷、技能證書、安全培訓記錄
審查重點:過去兩年是否違反《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》
根據勞工處最新數據,水喉工日薪為1,450港元,但 密閉空間作業可獲額外30%危險津貼。對比網頁6資料,此薪資較2018年增長7.8%,反映行業對風險崗位的價值認可。然實際收入與工程類型掛鉤,例如清洗含化學廢料的污水渠,津貼比例可達50%。
職級 | 日薪(港元) | 危險津貼適用範圍 |
|---|---|---|
中工 | 1,100 | 一般水管安裝 |
大工 | 1,300 | 高空作業 |
持牌水喉匠 | 1,450起 | 密閉空間/有毒環境 |
勞工處《僱員補償條例》規定,因工死亡最高可獲賠償金額為員工近期收入的84倍。以2024年沙田意外為例,若法院判定僱主未提供足夠防護設備,家屬還可透過民事訴訟追討懲罰性賠償。關鍵在於僱主是否落實 「作業許可證制度」——進入沙井前須簽署安全檢查表,否則易被認定為管理疏忽。
賠償項目:醫療費、喪失工作能力補助、身心創傷撫卹金
舉證要點:現場照片、氣體檢測報告、同事證詞鏈接
勞工處強制要求水喉工每年進行 「呼吸道專項檢查」 ,因長期接觸污水渠中的硫化氫可能導致嗅覺受損或慢性支氣管炎。實務上建議加作聽力檢測,因高壓水槍作業噪音常達85分貝以上。搭棚顧問分享案例:有工人因持續咳嗽就醫,發現與網頁3提及的「粉塵工業病變」類似,最終經職業病鑑定獲額外賠償。
檢查重點:肺功能測試、血液毒性分析、聽閾值測量
預防措施:提供P2級防塵口罩、定期更換濾芯
業界爭議點:勞工處指引是否應強制要求僱主為高空作業水喉工配備防墜落傘?部分業主認為成本過高,但搭棚顧問實測顯示,此設備可降低70%跌落風險,長期反節省保險支出。
1. 水喉工遇意外時,勞工處調查流程通常多久?
一般需30天完成初步報告,複雜案件(如多重責任歸屬)可能延至90天。
2. 持牌水喉匠可否同時註冊為水管設計師?
可,但須向勞工處申報雙重資格,且設計圖需經獨立安全審核。
3. 夜間緊急維修是否豁免部分安全規定?
否,勞工處明確要求即使凌晨作業,仍須完整實施氣體檢測與監督員在場制度。
4. 外判商工人能否直接向勞工處申訴安全問題?
可匿名投訴,勞工處設有「保護舉報人機制」,但需提供具體時間地點與證據。
5. 水喉工若拒絕進入缺乏通風的沙井,會否被解僱?
《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》禁止僱主因員工合理拒絕危險工作而報復,違者最高罰款50萬港元。
whatsapp:
00852 37264282
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