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話:00852 37264282
whatsapp:60540383
企業郵箱: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
行業資訊

News Center

當前位置: 首页 > 行業資訊

水喉中工安全作業密閉空間事故預防專業指南

發布時間:2025-11-13

瀏覽次數:

在香港這個高密度發展的城市,水喉中工每天面對着密閉空間工作的潛在危險。最近沙田源禾路發生的沙井奪命意外,再次敲響了工業安全的警鐘。兩名年輕工人僅26歲和34歲,在進行污水渠清洗工程時不幸喪生,這起事件與18年前同一地點發生的意外驚人相似。作為搭棚顧問的專業團隊,我們認為每一宗工業意外都是可以避免的,關鍵在於嚴格執行安全規程和持續的教育訓練。

水喉工程安全規程:從源頭杜絕危險

水喉中工在進行任何工程前,必須進行詳細的風險評估。根據渠務署的指引,類似沙田源禾遊樂場的污水渠清洗工程,工人應從沙井外引入高壓水喉進行清洗,而無需進入沙井內部。然而,實際操作中,工人往往因各種原因違反這一核心安全規定。

我們強烈建議以下安全規程

  • 所有密閉空間作業必須事先取得工作許可證

  • 工程開始前進行氣體檢測,監測硫化氫等有毒氣體

  • 設置專門安全監護人員在入口處保持不間斷聯絡

  • 備有完整的緊急救援計劃和設備

許多業內人士可能不知道,硫化氫(H2S)濃度達到0.1%時,短時間內便能致人於死地。這解釋了為何沙田意外中的工人在接觸氣體後迅速昏迷。

中工密閉空間作業的實戰技巧

對於中工來說,密閉空間作業最危險的錯覺是"幾分鐘完成"的心態。2023年西九龍柯士甸道西地盤事故中,兩名水喉工在進行冷卻喉管更換工程時,疑因吸入硫化氫中毒身亡。令人痛心的是,他們在管道內超過21小時才被發現,顯示了監管流程的嚴重漏洞。

密閉空間作業必須遵守以下要點

  • 使用個人防護裝備(PPE)包括安全帶、呼吸防護設備和氣體檢測儀

  • 實施"夥伴制度",確保工人不會單獨作業

  • 設定明確的通訊時間間隔,通常不超過15分鐘

  • 確保所有工人熟悉緊急撤離程序

我們認為,中工不僅要掌握操作技能,更要培養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。這需要從培訓開始就反覆強調,使安全意識成為本能反應。

沙井工程意外預防的具體方案

沙田源禾路的悲劇揭示了一個殘酷現實:同樣的錯誤在18年後重演。2006年7月的事故調查報告已指出,總承建商存心欺騙並觸犯三項嚴重錯誤,包括違規將工程"判上判"、未經許可在工地外施工及沒有做足安全措施。

為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,我們建議

  • 嚴格限制"判上判"模式,確保責任鏈清晰

  • 在所有沙井工程現場設置明確標識和物理防護

  • 採用遠程監控技術減少人員進入風險

  • 定期審核承建商的安全合規記錄

從管理角度,我們建議業主和監管機構建立黑名單制度,對安全記錄不良的承建商實施市場准入限制。只有這樣,才能從經濟利益上激勵企業重視安全。

水喉中工職業訓練的創新方向

當前香港水喉中工的培訓存在明顯不足,特別是針對密閉空間作業的專業訓練。搭棚顧問認為,培訓必須超越技術層面,涵蓋風險識別、應急響應和安全管理等多方面能力。

一個完整的水喉中工訓練計劃應包括

  • 最少40小時的理論學習和實操考核

  • 模擬真實工作場景的應急處置訓練

  • 定期復訓和技能更新機制,特別是針對法規變化

  • 安全意識和心理素質的培養

我們建議業界建立統一的職業資格認證標準,確保每位上崗的水喉中工都具備必要的安全知識和技能。這不僅是對工人負責,也是對社會負責。

工業安全措施的前沿發展

科技進步為水喉中工的安全帶來了新的可能性。從遠程檢測設備到智能通訊工具,各種創新正在改變傳統的工作方式。例如,使用無人機進行初步勘察,可以大幅減少人員進入危險環境的需要。

值得關注的安全技術創新包括

  • 可穿戴式氣體檢測裝置,實時監測工作環境

  • 智能通訊系統,確保密閉空間內外聯絡暢通

  • 機械人技術,替代人工進行高風險操作

  • 數據分析平台,預測和預防潛在危險

我們認為,工業安全的核心在於預防,而非事後補救。投資於安全技術不僅是成本,更是最具回報的投資,它能保護企業最寶貴的資產——員工。

密閉空間救援的專業程序

當事故發生時,高效的救援程序是挽救生命的最後機會。然而,沙田意外顯示,即使救援人員迅速到達,兩名工人最終仍不幸罹難。這凸顯了"預防重於補救"的殘酷現實。

一個專業的密閉空間救援程序應包括

  • 立即啓動緊急響應計劃,確保專業救援人員及時到位

  • 使用專門設備進行快速、安全的救援

  • 對獲救人員立即提供專業醫療救助

  • 事故現場保護,以便後續調查和改進

我們強烈反對非專業人員的盲目施救行為,這往往會導致更大傷亡。2006年源禾遊樂場事故中,一名工人懷疑為了救援同事而雙雙罹難,這樣的事例令人心碎。


常見問題

1. 水喉中工在密閉空間工作前必須進行哪些安全檢查?

必須進行氣體檢測(檢查缺氧、有毒或易燃氣體)、結構安全評估、通風系統測試,並確保所有安全裝備完好可用。同時必須取得有效的工作許可證,並安排經過培訓的監護人員在入口處值守。

2. 沙井作業中最常見的有害氣體是什麼?如何防護?

最常見且危險的是硫化氫(H2S),這是一種毒性氣體,高濃度時可導致"電擊式"猝死。防護措施包括使用便攜式氣體檢測儀、佩戴正壓式呼吸器,並確保強制通風系統正常運行。

3. 密閉空間作業的"夥伴制度"具體如何操作?

作業人員必須兩人或以上為一組,彼此保持可視或通訊聯絡,設定定期聯繫時間間隔(不超過15分鐘),並預先商定緊急情況下的應對措施和撤離信號。

4. 承建商在水喉工程中主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?

根據香港《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》,承建商有責任提供安全的工作系統、足夠的培訓和監督,確保員工遵守安全程序,否則可能面臨刑事檢究和民事賠償責任。

5. 水喉中工可以拒絕在他們認為不安全的環境下工作嗎?

可以。根據香港職業安全法例,員工有權拒絕在嚴重威脅生命或健康的情況下工作,而不受不公平對待。員工應立即向主管報告安全隱患,直至風險被有效控制。

whatsapp:

00852 37264282 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
電話:00852 37264282
whatsapp:60540383
企業郵箱: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