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1-12
瀏覽次數:
收到屋宇署寄来的清拆令,你是否感到手足无措?担心物业被"钉契"、面临巨额罚款甚至刑事检控?其实只要了解清拆令的来龙去脉和正确应对方式,就能化险为夷。香港作为高密度城市,楼宇管理尤为严格,屋宇署清拆令是维护建筑安全的重要工具,2024年就发出近万张清拆令,涵盖豪宅僭建、危险招牌等多种情况。
什么是屋宇署清拆令?
简单来说,清拆令是屋宇署根据《建筑物条例》第24条发出的法定命令,要求业主在指定期限内拆除违例建筑物。这类命令主要针对三类情况:僭建物(如天台加盖、地库开挖)、危险招牌(如锈蚀霓虹灯招牌),以及非法占用政府土地的构筑物。
以2025年引发广泛关注的布力径豪宅案例为例,业主因在回填区违规开挖约464平方米地库,并加高正门平台,收到屋宇署清拆令,最终需耗资千万元进行拆除还原。而2023年红山半岛巡查中,屋宇署发现29间独立屋同时涉及僭建和非法占用政府土地,随后发出系列清拆令。
若不遵从清拆令,后果可能十分严重。根据《建筑物条例》,最高可处罚款20万港元及监禁1年,若持续违例,每日另加罚2万港元。屋宇署还会将命令送交土地注册处在业权登记册记录,即俗称"钉契",直接影响物业转让或抵押。
清拆令的执行流程详解
收到清拆令后,业主需遵循明确流程,以免陷入法律风险:
1. 确认违建类型
首先需确定清拆令针对的违建物性质。小型工程(如晾衣架、冷气机支架)可通过"小型工程监管制度"处理;大型结构性改动(如加建楼层、开挖地库)则需聘请认可人士、注册结构工程师及承建商团队。
2. 委聘专业人士
根据工程复杂程度,业主需委聘合适专业人士:
认可人士(AP):负责提交图纸及监督工程
注册承建商(RC):负责实际拆卸工作
注册结构工程师(RSE):负责评估结构安全
屋宇署备有相关名册供业主查阅。
3. 提交方案及施工
专业人士需向屋宇署提交施工方案,获批后展开工程。红山半岛案例中,涉及斜坡或楼宇结构的工程需在90天内展开,150天内完成;不涉及结构安全的工程则需在30天内展开,60天内完成。
4. 完工核证
工程完成后,专业人士需向屋宇署证明违建物已按批准图则清拆或还原。
清拆令的典型案例分析
案例一:许家印布力径豪宅违建
违规情况:开挖464平方米地库,平台违规加高逾1000平方尺
执法过程:2024年12月无人机热成像扫描发现异常→2025年1月入室核查→2025年6月发出清拆令→2025年8月强制拆除
特别之处:使用三维建模数据库与卫星遥感技术监测
案例二:红山半岛大型执法行动
巡查结果:巡查所有临海独立屋,发现29间同时涉僭建及占官地,40间涉僭建
执法特点:屋宇署与地政总署联合行动,同步处理违例建筑与土地占用问题
案例三:霓虹灯招牌清拆
针对网传"香港将拆光霓虹灯招牌"的说法,屋宇署澄清并无此计划,仅对危险或违例招牌采取行动。符合安全的招牌可通过"招牌检核计划"保留,只需每隔5年进行安全检核。
业主应对清拆令的策略
正确态度:积极配合而非逃避
宝马车道住宅大厦一名业主因坚持不遵从清拆令,先后于2007年及2013年被检控及罚款,2020年更被重罚13万港元。这显示对抗执法只会增加法律风险与经济负担。
务实步骤:
收到清拆令后立即行动,咨询专业人士评估状况
选择合资格承建商,避免因劣质工程引发新问题
确保证件妥善保存,作为日后交易的重要文件
需特别留意:
若清拆令涉及公用部分(如大厦外墙),需咨询业主立案法团及物业管理公司
工程进行期间需确保施工安全,特别是高空作业或涉及结构改动工程
完工后应妥善保存屋宇署发出的完工证明,以便日后物业交易
个人观点
从近期屋宇署对布力径、红山半岛等高端住宅区采取的严厉执法可见,香港对僭建物的容忍度越来越低。随着无人机监测、三维测绘等技术普及,以往难以发现的隐蔽违建将无所遁形。业主不应心存侥幸,而应将建筑安全视为首要考量。毕竟,清拆令的目的非惩罚,而是确保楼宇安全与都市规划秩序。积极合规的业主,不仅能避免法律风险,也为物业长远价值提供保障。
常见问题(FAQ)
收到清拆令后,一般有多少时间处理?
视工程复杂程度而定。非涉及斜坡或楼宇结构的工程,通常需在命令发出后30天内展开,60天内完成;涉及结构安全者则可能获准90天内展开,150天内完成。
如果无力承担清拆费用怎么办?
业主可考虑分期进行工程,或向专业团体寻求建议。但需注意,经济困难并非不遵从清拆令的合法辩解理由。
"钉契"会对物业造成什么影响?
"钉契"会记录在土地注册处,影响物业买卖或抵押。清拆令获遵从此项记录才会解除,过程可能需时数月。
清拆令是否针对特定类型的物业?
不是。屋宇署执法对象包括住宅、商厦、招牌等各类违例建筑,近年行动涵盖豪宅、独立屋及商业招牌。
如何查询物业是否涉及清拆令?
可透过屋宇署命令搜寻服务查询,或委托律师在土地注册处查册。
whatsapp:
00852 37264282
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