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1-12
瀏覽次數:
嗰次踩完獅子山,發現後輪有怪聲,想自己整又驚整壞?其實單車後輪快拆係每個車友必學技能,無論係運送單車定係臨時維修,掌握咗就可以輕鬆應付。今次搭棚顧問就同大家深入剖析快拆系統嘅奧秘!
首先認清快拆結構:快拆手柄、彈簧、軸心同調節螺母係四大核心。記住口訣「一鬆二轉三拉出」——先打開手柄,逆時針旋鬆螺母(約3-4圈),然後輕拉後三角架即可分離輪組。
關鍵細節:
拆卸前先將變速轉到最小齒片,減少鏈條張力
碟煞車需用專用墊片插入夾器,避免誤壓煞車桿導致來令片閉合
地面鋪軟布防止刮傷車架或碟盤
九成新手會遇到呢個問題!主要原因係後變速器位置唔正確。正確做法:左手向後輕拉後變導輪,右手將輪組碟盤對準夾器縫隙,同時將飛輪嵌入鏈條之間。若感覺卡住,勿強行壓入,應檢查飛輪是否對準最小齒片。
搭棚顧問特別提醒:電子變速車款需啟動「飛輪模式」鬆開變速線張力,機械變速則可手動推回後變速器。
快拆手柄定位唔單止影響外觀,更關乎安全!公路車建議方向:
前輪:手柄與前叉平行或向後收起
後輪:手柄與後上叉平行並朝上
致命錯誤:手柄朝前易勾到障礙物,朝下可能因震動鬆脫。裝完後務必測試——提起車架重摔地面兩次,確認輪組無鬆動。
黃金法則:關閉手柄時應感到明顯阻力,且需掌心發力才能壓至水平位置。若可單手指輕鬆關閉,表示過鬆;需用身體重量才能壓下則太緊。
簡易檢測:關閉手柄後,觀察手柄在車架留下的輕微壓痕——有淺痕代表壓力足夠,無痕跡需重新調緊。碳纖車架更需使用扭力扳手(標準值15-20Nm)。
拆裝後若變速不準,先檢查尾勾是否變形:從後方觀察飛輪與導輪是否呈直線。簡易校正法:用手機慢動作錄影轉動踏板,觀察鏈條跳齒情況。
變速微調口訣:
上鏈不順→逆時針轉後變線管微調螺絲
下鏈遲滯→順時針轉微調螺絲四分之一圈
嚴重跳齒→鬆開變速線重新設定H/L螺絲
油壓碟煞必做步驟:
裝回後連續按壓煞車桿10次恢復來令片間距
檢查碟盤與來令片有無摩擦異音
快速前後煞車測試制動力
常見失誤:未使用墊片防止來令片閉合,導致碟盤無法歸位。臨時解法:用塑料撬胎棒輕輕撐開來令片(勿用金屬工具)。
傳統螺母式需工具:
使用15mm開口扳手逆時針鬆開
注意彈簧墊片安裝方向(凸面向車架)
鎖緊力度需較大(約30-40Nm)
選擇建議:通勤車可用螺母式防盜性較佳,競賽車優先選快拆方便維修。搭棚顧問實測顯示,正確安裝的螺母式結構抗震性比快拆高20%。
突發狀況處理SOP:
立即停止踩踏→反轉曲柄放鬆鏈條→用膠手套或布塊拉住鏈條解除絞殺
預防措施:
拆輪前變速至最小齒片
安裝時確保鏈條完全包裹飛輪
老舊鏈條定期更換(伸長量超過0.75%需淘汰)
泥地騎乘後必做:
快拆軸心塗抹鋰基潤滑脂防锈
彈簧凹槽用牙刷清潔泥沙
檢查手柄樞軸有無磨損凹痕
野戰應急法:若彈簧遺失,可剪取5mm長飲管暫時替代;手柄失靈時,用活動扳手夾住軸心螺母應急固定。
損壞徵兆:手柄閉合後仍可拉動、軸心有深刮痕、彈簧失去彈性。更換步驟:
完全旋出螺母取出軸心組
新軸心塗抹薄層黃油再裝入
按「彈簧錐端向內」原則裝回彈簧
搭棚顧問建議隨車攜帶快拆修復包:含備用軸心、彈簧、六角扳手,成本唔超過$50卻可避免半路求救。
根據香港單車同盟統計,超過七成道路救援個案與輪組拆裝不當有關。其實只要掌握「對準、輕推、測試」三要訣,後輪快拆絕對係值得投資時間練習的技能。
問:快拆桿打唔開點算?
答:用膠鎚輕敲手柄樞軸,滴入潤滑油靜置10分鐘再試。勿用鉗子強行扳開以免損壞。
問:碳纖車架快拆鬆緊度係咪唔同?
答:需嚴格按車架標示扭力值(通常12-15Nm),建議使用扭力扳手防止過緊壓傷車架。
問:快拆彈簧裝錯方向有咩影響?
答:導致手柄無法平貼車架,長期可能使軸心偏移。記住彈簧錐形端永遠朝向車架中心。
問:雨天快拆點保養?
答:用WD-40噴灑軸心除去水分,再塗抹防水性高的鋰基潤滑脂。
問:點判斷快拆需要更換?
答:若軸心有可見彎曲、螺紋損壞或手柄鬆動超過5mm間隙,應立即更换。
whatsapp:
00852 37264282
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