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1-12
瀏覽次數:
话说你是不是也想过,反正冷气机拆装好像不难,不如自己动手省一笔钱?但等等,拆冷气可不是换灯泡那么简单,搞不好会弄坏机器甚至发生危险。今天我们就用白话聊聊冷气拆机这件事,让新手小白也能看懂门道。
冷气拆机到底需要哪些工具?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自己拆冷气,首先得准备一套基本工具,缺一不可:
扳手组合:包括活动扳手和内六角扳手(4mm到10mm),用来开关阀门和拧螺丝。
螺丝刀:一字和十字各一把,拆外壳和电路板用。
安全装备:手套、安全带(如果住高楼)、塑料袋或密封胶带(包管口防灰尘)。
这里提醒一下,工具最好选质量靠谱的,尤其是扳手——万一滑牙了,冷媒阀门的螺丝可能被拧坏,那可就得不偿失。另外建议找个人搭手,因为室外机重量不轻,一个人硬扛容易出意外。
拆机第一步:回收制冷剂是关键
冷气不是关掉电源就能直接拆的!最重要是先回收制冷剂(俗称「收雪种」),不然制冷剂漏光,冷气以后就不冷了,而且还会污染环境。
具体操作如下:
启动冷气,用遥控器设定制冷模式,让压缩机运行5-10分钟。
用内六角扳手先关闭室外机高压阀(细管),等1分钟左右细管外表结露,再关闭低压阀(粗管),然后马上关机拔插头。
这个小技巧是靠压缩机把制冷剂抽回室外机,新手常忘记这点,直接拆管会导致制冷剂喷出。
注意啦,回收时间要拿捏好:太短收不干净,太长会损伤压缩机。一般小套房冷气约3-5分钟,大功率的可能需要稍久一点。
拆卸室内机的正确顺序
回收完制冷剂后,先拆室内机:
断电后操作:拔掉电源线,用螺丝刀卸下控制线,并用标签纸标记每条线位,避免装回去时接错——接错线可能让室外机不转或短路。
保护接头:拆连接管时,用密封钠子或干净布塞住管口,防止灰尘进入。
小心挂板:挂板通常钉得牢,拆下后轻轻拍平,免得变形影响后续安装。
室内机拆下后要正放,别让线路板那头朝下,不然残留的冷凝水可能流进电路,下次开机就故障了。
室外机拆卸的安全要点
拆室外机是最高风险环节,尤其是住高楼的用户。几个安全守则务必遵守:
固定机身:先用扳手松开底脚螺丝,如果室外机放支架上,最好用绳子吊住慢慢放下来,避免直接抬手——机器重,容易摔坏或砸伤人。
保护连接管:铜管软,拆时用两个扳手固定,防止直接拧弯。端口要用堵头或塑料袋封好,防灰尘和湿气。
协作搬运:室外机尽量保持平衡,倾斜角度别太大,用手抓阀门抬机易导致阀门损坏。
自己拆机可能遇到哪些风险?
虽然DIY有成就感,但冷气拆机有几种常见风险:
制冷剂泄漏:如果回收不彻底或接口没拧紧,制冷剂漏光,重新充填得花上千元。
电路问题:拆装时线接错或受潮,可能导致短路、漏电,尤其老旧冷气电线脆化更危险。
结构损坏:铜管拗折、阀门弄坏,维修成本可能比请师傅还高。
所以啊,如果冷气型号新、还在保固期内,强烈建议找专业师傅——自己拆了可能失去原厂保养。
如果坚持要DIY,怎样降低风险?
假设你评估后还是想尝试,这几个细节能帮你避坑:
选天气好的日子:雨天湿度高,灰尘水分易进管道,最好晴天操作。
拆前拍照记录:对原始接线、管道走向拍清楚,装回时按图操作。
备检测工具:装回后用肥皂水涂接口检漏,有气泡表示漏气,需再拧紧。
别忘排空气:重装后要排空管道内空气,不然冷效会打折。方法是先开高压阀少许,让气体从低压管口排出10-15秒再锁紧。
个人观点
以我观察,冷气拆机有点像牙医拔牙——步骤不复杂,但非常依赖经验和手感。新手容易低估细节,比如回收制冷剂的时间控制、管道封口的彻底性。偶尔小动手(如清滤网)可以DIY,但全机拆装涉及冷媒和电力系统,交给持证师傅更稳妥。尤其香港住宅密集,室外机吊挂风险高,专业团队有安全设备,更能保障人机安全。
常见问题(FAQ)
拆冷气为什么要先回收制冷剂?
直接拆会导致制冷剂泄漏,不仅污染环境,冷气也会失去制冷功能,重新充填成本高。
拆下的冷气可以放多久再装?
建议尽快安装,最好不超过一周。长期存放可能让灰尘进入管道或零件受潮。
自己拆机会弄坏压缩机吗?
有可能。如果回收制冷剂时间过长,压缩机因空转会过热减寿;拆卸时碰撞也可能损伤内部机件。
所有类型冷气拆法都一样吗?
分体式冷气基本步骤类似,但窗口式或中央空调结构不同,拆装更复杂,不建议自行处理。
拆机后重装,冷气不冷怎么办?
可能是管道进入空气、制冷剂不足或接口泄漏。需用压力表检测,并联系专业人员检修。
whatsapp:
00852 37264282
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