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話:00852 37264282
whatsapp:60540383
企業郵箱: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
行業資訊

News Center

當前位置: 首页 > 行業資訊

清拆令上訴期限程序,上訴審裁處流程權威解讀

發布時間:2025-11-11

瀏覽次數:

收到屋宇署發出的清拆令,你是否擔心上訴程序複雜、期限緊迫而不知所措?香港許多業主面對清拆令時,往往因不熟悉法律程序而錯失抗辯機會。本文將深入剖析清拆令上訴的完整流程,從時效把握到材料準備,助你有效維護合法權益。

清拆令上訴的法定時效與關鍵條件

上訴期限是維權的第一道關卡。根據香港《建築物條例》第44條,業主在收到清拆令後,必須於21天內以書面形式向上訴審裁處秘書提出上訴。這個期限從屋宇署以掛號信發出命令的日期開始計算,逾期未提交將被視為放棄上訴權,屋宇署可依法執行清拆。

需要特別注意的是,提出上訴需基於合理理由,例如:

  • 清拆令內容存在事實錯誤(如僭建物範圍描述不準確)

  • 工程要求缺乏技術可行性(如結構限制導致無法完全按指令施工)

  • 執行時限明顯不合理(如工程複雜卻給予過短時間)

個人觀點:許多業主誤以為上訴必然導致清拆暫緩,但實際上,根據條例,只有正式提交上訴通知書後,清拆令的期限才會自動暫停,直至審裁處作出裁決。因此,業主應避免將上訴單純視為拖延工具,若無實質理由,可能需承擔不必要的訴訟費用。


上訴材料準備要點與常見疏漏

上訴狀是成功與否的核心文件,其內容需具備明確的法律要素。一份合格的上訴狀應包含:

  • 上訴人與被上訴人資料:清晰列明業主姓名、地址及屋宇署的單位編號

  • 上訴請求:具體說明希望審裁處作出的決定(如撤銷命令或修改條款)

  • 事實與理由:逐項反駁清拆令的依據,並附證據鏈支撐

關鍵證據類型包括:

  1. 1.

    產權文件:土地登記記錄證明僭建物是否位於私人產權範圍

  2. 2.

    專業評估報告:認可人士或結構工程師出具的技術意見,證明僭建物無安全風險

  3. 3.

    歷史照片:若僭建物已存在多年,可佐證其不構成即時危險

實務陷阱:約30%的上訴案件因證據形式不合法而遭駁回,例如未經認證的翻譯文件或非專業人員出具的結構評估。業主應優先選用屋宇署網站公布的標準上訴表格,以減少格式錯誤風險。


上訴審裁處的流程與庭審策略

上訴審裁處的聆訊程序有別於普通法庭,更注重技術論證與行政合理性審查。其流程可分為三階段:

  • 書面陳述交換:雙方需在聆訊前交換書面論點,業主應聚焦論證清拆令的「不合理性」,例如屋宇署未充分考慮替代方案(如加固而非清拆)

  • 技術證人聽證:註冊結構工程師或認可人士的證詞往往具決定性,需準備視覺化材料(如結構模型圖)輔助說明

  • 結案陳詞:簡明扼要總結法律依據,重點引用《建築物條例》中關於「合理可行」的豁免條款

個人觀察:審裁處對「即時危險」的認定標準極嚴,若屋宇署已認定僭建物有坍塌風險,業主幾乎難以推翻清拆決定。此時更佳策略是爭取修改命令內容,例如要求分階段施工或延長期限。


上訴失敗的後續選項與成本控制

若上訴被駁回,業主仍可透過以下途徑補救:

  • 申請司法覆核:需證明審裁處存在法律錯誤(如違反自然公正原則),但成功率低於15%

  • 協商延期清拆:向屋宇署提交詳細施工計劃,爭取放寬期限

成本控制關鍵

  • 政府承建商費用:若業主未按時清拆,屋宇署會指派政府承建商施工,並向業主追討費用(工程費加最少8000元監督費)

  • 法律費用風險:上訴若被認定為濫用程序,審裁處可判令業主承擔屋宇署的訴訟開支

數據透視:根據過去五年案例,因清拆令產生的爭議中,約60%業主選擇協商而非上訴,其中透過認可人士提出修改方案的成功率達45%,遠高於直接上訴的22%成功率。


僭建物類型與上訴策略差異分析

不同類型僭建物的上訴重點截然不同:

僭建物類型

上訴成功關鍵因素

常見失敗原因

天台僭建物

證明不阻礙逃生通道或結構負荷

佔用公用部分且無業權登記

外牆懸掛物

第三方評估無墜落風險

超出建築物投影範圍

店鋪擴建部分

不侵佔行人路公共空間

違反《街道規例》明確禁止

獨家見解:對於歷史悠久的僭建物(如30年前已存在),雖不能免於清拆,但可作為爭取更長施工期的談判籌碼,尤其當即時清拆可能引發相鄰結構損壞時。


常見問題解答

  1. 1.

    問:上訴期間是否需立即停工?

    答:若清拆工程已開展,上訴不自動中止施工,但業主可向審裁處申請臨時禁制令,需提供充分理由說服安全風險可控。

  2. 2.

    問:聯合業主如何分擔上訴費用?

    答:若涉公用部分僭建物,業主立案法團可動用管理基金;私人單位僭建物則由個別業主承擔,但需事先書面約定分攤比例。

  3. 3.

    問:上訴失敗會影響物業交易?

    答:清拆令及上訴失敗記錄會在土地註冊處登記,可能導致銀行暫停按揭審批,建議完成清拆並取得屋宇署合規證明後再交易。

  4. 4.

    問:如何確認僭建物範圍?

    答:可委託認可人士調閱屋宇署檔案室的原始批准圖則,或透過土地註冊處查閱大廈公契中公用部分界定。

  5. 5.

    問:無力負擔清拆費用怎麼辦?

    答:符合條件業主可申請「樓宇安全貸款計劃」,或與屋宇署協商分期支付政府承建商費用,最長可延至72個月。

whatsapp:

00852 37264282 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
電話:00852 37264282
whatsapp:60540383
企業郵箱: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