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1-10
瀏覽次數:
廚房水龍頭是每日使用頻率最高的設備之一,但隨著時間推移,漏水、開關卡頓或老化問題層出不窮。許多香港住戶面對拆卸舊水龍頭時,常因結構不熟或工具不足而束手無策。本文將以實用性優先,逐步拆解核心問題,並融入搭棚顧問的現場經驗,幫助你安全完成任務。
在動手前,關閉水源是絕對前提。根據水龍頭類型(單孔、雙孔、冷熱混合),準備基礎工具:
必備工具:螺絲刀(十字/一字)、活動扳手、鯉魚鉗。若螺絲生鏽,可預備潤滑油(WD-40)輔助鬆動。
安全檢查:關閉總水閥後,需打開其他水龍頭釋放殘留水壓,避免拆卸時噴水。
搭棚顧問觀點:香港老舊住宅的水閥可能鏽蝕,若無法完全閉鎖,建議先鋪設毛巾吸水,並準備水桶承接意外滴漏。
步驟1:拆卸把手與裝飾蓋
多數水龍頭的固定螺絲隱藏在把手下方。用刀片輕撬裝飾蓋(紅藍冷熱標記),露出內部螺絲。若螺絲為內四方孔(如摩恩品牌),需使用專用工具,避免損壞螺絲口。
步驟2:取出閥芯核心
卸下把手後,用活動扳手逆時針旋轉銅質大螺母。閥芯是控制出水的核心,若發現底部有砂粒或不平整,需清理再安裝新零件。
問題:為什麼閥芯卡死轉不動?
長期水垢堆積或金屬氧化會導致黏合。可噴灑潤滑油靜置10分鐘,用扳手輕敲螺母周邊震鬆,切忌暴力轉動。
介面生鏽黏合:滴潤滑油浸潤10分鐘,用扳手固定基部,左右微晃動再旋轉。
軟管脆化難拆:若軟管連接處斷裂,可用鋸子切斷台面上方龍頭部分,但需預留新接頭安裝空間。
對比表格:傳統龍頭 vs 抽拉式龍頭拆卸差異
類型 | 拆卸重點 | 風險提示 |
|---|---|---|
傳統固定式 | 直接鬆開底部螺母 | 軟管長度不足易扯壞 |
抽拉式龍頭 | 需先分離重力球與軟管 | 彈簧結構易誤裝,需對準卡槽 |
完成拆卸後,安裝新龍頭需反向操作,但關鍵在密封處理:
止水膠帶纏繞:螺牙順時針纏繞5-8圈,膠帶需拉緊平整,避免漏水。
測試流程:先開總閥,分階段打開冷熱水,檢查連接處滲漏。若滴水,需進一步鎖緊螺母。
獨家數據參考:搭棚顧問統計香港案例,70%漏水起因於閥芯劣化或密封圈老化,建議每3年檢查一次。
Q:拆卸後水槽孔洞不合怎麼辦?
A:購買轉接環(如標準孔徑φ35mm),或請廠商客製化墊片覆蓋。
Q:軟管長度不足如何延伸?
A:使用加長軟管(常見50cm),並以不鏽鋼束帶固定多餘段落。
Q:閥芯規格如何確認?
A:拆下舊閥芯後,帶至五金行比對,常見尺寸為40mm平腳閥芯。
Q:水龍頭鬆動如何加固?
A:檯面下方用防鬆螺母鎖緊,或添加橡膠墊片緩衝震動。
Q:過濾器拆下後水流變小?
A:可能是管內殘渣堵塞,拆下軟管沖洗或用針清潔濾網孔洞。
whatsapp:
00852 37264282
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