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1-10
瀏覽次數:
你知道为什么托里拆利实验被称为测量大气压的里程碑吗?很多人第一次接触这个实验时,可能会被水银和玻璃管搞得手忙脚乱,甚至担心操作不当导致结果不准。别急,今天搭棚顧問就带大家一步步拆解这个经典实验,让你不仅看懂原理,还能避开常见陷阱。
托里拆利实验的核心其实很简单:利用水银柱的平衡来测量大气压。1643年,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通过一根装满水银的玻璃管倒插于水银槽中,发现水银柱会下降到约76厘米高度后静止。这是因为大气压力与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达到了平衡。
这里有个关键点:玻璃管顶端必须是真空状态。如果有空气混入,压力平衡就会被破坏,导致测量值偏小。我自己第一次做这个实验时,就曾因未排净空气而失败。所以确保管内完全真空是成功的第一步。
实验操作需要耐心,以下是详细流程:
准备器材:一根长约1米、一端封闭的玻璃管,水银,水银槽,烧杯。
填充水银:将玻璃管完全灌满水银,轻轻敲击管壁排除气泡。
倒置入槽:用手指堵住管口,快速倒置后浸入水银槽,再松开手指。
观察高度:待水银柱稳定后,测量管内外液面高度差。
注意:实验最好在通风处进行,因为水银蒸气有毒。若高度差明显偏离76厘米,可能是管内有空气或玻璃管未垂直放置。
原版实验需用水银,但它的毒性让许多人头疼。能否用水替代?理论上可以,但水柱高度会超过10米,实际操作不现实。不过,教学演示时可用红色染料水配合长胶管模拟,虽然精度下降,但能直观展示原理。
必备用具清单:
长玻璃管(1米以上)
水银(或模拟用染色水)
水银槽或深容器
刻度尺与防护手套
标准大气压约为1.013×10⁵帕斯卡,相当于76厘米高水银柱的压强。计算公式是:P = ρgh(ρ为水银密度,g为重力加速度,h为水银柱高)。
常见误差来源包括:
管内空气残留:导致测量值偏小。
玻璃管倾斜:虽不影响竖直高度,但易读错刻度。
温度变化:水银密度随温度波动,建议在室温稳定时操作。
我曾尝试用不同直径的玻璃管重复实验,发现结果一致,这印证了压强与容器无关的原理。
托里拆利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,而马德堡半球实验则用真空铜球演示了大气压的强大力量。两者结合,能更全面理解大气压的存在与影响。比如,为什么抽真空的包装袋会紧紧贴合?其实也是类似原理。
安全第一:水银有毒,务必戴手套并在通风环境操作。
精准测量: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行,避免视差。
教学替代:课堂演示可用电子气压计对比,降低风险。
搭棚顧問认为,这个实验虽古老,但设计巧思至今值得学习。现代科技如AI气象预测虽能直接输出数据,但亲手测量依然能加深对物理本质的理解。
1. 能否用水代替水银?
可以,但水柱需高达10.3米才能平衡大气压,实操难度大。
2. 玻璃管粗细会影响结果吗?
不会。压强只与液柱高度有关,与容器形状无关。
3. 测量值偏小怎么办?
检查管内是否残留空气,重新灌满水银排除气泡。
4. 实验环境有何要求?
避免高温或强风,防止水银蒸发或液面波动。
5. 托里拆利实验有何现代应用?
原理常用于气压计设计,以及工业真空系统校准。
whatsapp:
00852 37264282
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