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1-10
瀏覽次數:
在香港持有聯名物業的業主,是否曾因「長命契」的綁定性而無法靈活處理資產?當家庭結構變化或財務需求出現時,分拆長命契成為許多人的迫切需求。本文將深入剖析長命契分拆的實戰流程,並由搭棚顧問團隊提供本地化建議,助你避開法律陷阱。
長命契本質:長命契(聯權共有)的最大特點是「生存者取得權」,共有人去世後權益自動轉給其他在世者,不屬於遺產範圍。這種持有方式常見於夫妻或親屬間,旨在保障資產傳承。
為何需要分拆:
家庭成員關係變化(如離婚、移民)需明確產權
稅務規劃需求(分拆後單獨置業可能觸發非首置印花稅)
部分共有人希望抵押或出售自身權益
分拆的關鍵限制:若物業未補地價(如居屋),必須先獲房署同意才能分拆。搭棚顧問提醒,香港潮濕環境下,紙本契約容易損毀,分拆前務必確認文件完整性。
第一步:法律諮詢與意圖確認
所有共有人需協商一致,並委託律師起草「瓜分業權契據」。若契約文字模糊意圖不明,法庭可能否定分拆有效性。
第二步:申請同意書(如需)
居屋或未補地價物業:向房委會提交申請,通常需提供家庭關係證明及分拆理由
私人住宅:直接進行法律程序
第三步:登記與稅務處理
將契據登記於田土廳,確保法律效力
釐清印花稅責任:分拆本身可能免稅,但後續交易可能觸發稅項
所需文件清單:
物業最新查冊紀錄
共有人身份證明及簽名樣本
原有長命契副本
律師見證的同意文件
比較維度 | 長命契(聯權共有) | 分權共有 |
|---|---|---|
繼承權 | 自動轉給生存共有人 | 納入遺產分配 |
靈活性 | 低,需全體同意才能處置 | 高,可單獨出售份額 |
稅務影響 | 共有人再購房視為非首置 | 首置資格可保留 |
風險控制 | 避免遺產爭議 | 需依賴遺囑規劃 |
搭棚顧問觀點:分權共有更適合需資產彈性的家庭,但須搭配遺囑以防繼承糾紛。香港老舊物業的結構問題(如漏水)常在分拆後凸顯,建議提前驗樓。
業權瑕疵風險:部分物業存在隱性分契(如外牆廣告位),分拆前必須詳查田土廳紀錄。曾有案例因忽略電表房分契,導致業主需額外租用。
共有人意願反覆:建議簽署具法律約束力的中間協議,違約方需承擔成本。
時間成本:未補地價物業審批可能長達3-6個月,需預留緩衝期。
如何確保分拆後業權清晰:
→ 在田土廳登記後,取得新查冊證明確認業權狀態
→ 若物業帶租約,需通知租客業權變更
→ 更新大廈公契及管理處紀錄
村屋與丁屋:涉及祖堂地或家族協議時,需獲原居民成員共識,並可能需地政總署批准。
工業大廈單位:分拆後須符合規劃用途,違規改裝可能被勒令還原。
搭棚顧問獨家數據:2023年香港涉及長命契分拆的法律諮詢量較去年升兩成,反映市場對資產流動性需求增加。部分業主透過分拆物業份額,成功以「賣殼」方式轉讓公司股權間接處置資產,降低稅負。
問:長命契分拆後,是否需要重新訂立遺囑?
答:是。分拆後業權變成獨立資產,若無遺囑將按法定繼承分配,可能偏離初衷。
問:分拆長命契的律師費用如何計算?
答:通常按物業價值百分比收費,簡單案例約1.5萬至3萬港元,複雜案件可能更高。
問:若共有人失蹤或拒絕同意,能否強制分拆?
答:可向法庭申請析產令,但需舉證分拆必要性(如長期失聯),程序冗長。
問:分拆後物業估值會否影響按揭?
答:銀行可能重新評估物業價值,若分拆後份額價值過低,獲批貸款額或減少。
問:內地配偶是否享有長命契權益?
答:除非名下為共有人,否則無權主張權益。跨境婚姻建議預先訂立財產協議。
whatsapp:
00852 37264282
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