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話:00852 37264282
whatsapp:60540383
企業郵箱: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
行業資訊

News Center

當前位置: 首页 > 行業資訊

拆書真的能讓人讀更少書卻有更大收穫嗎?

發布時間:2025-11-10

瀏覽次數:

你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經驗:書架上的書買了好久,卻總覺得沒時間讀?或者讀完一本書,沒過多久就忘了內容,別人問起時腦袋一片空白?別擔心,這可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。說實話,現代人生活節奏快,能靜下心來讀書的時間本來就少,如果讀書方法再不對,那就真的效率很低了。今天咱們就來聊聊“拆書”這個方法,看看它怎麼幫我們更聰明地讀書,真正把書裡的知識變成自己的能力。

拆書到底是什麼?為什麼它這麼有用?

簡單來說,拆書不是簡單地把書讀完,而是一種“為我所用”的學習方法。它強調的不是死記硬背,而是把書中的知識和你的實際經驗聯繫起來,用到生活或工作中去。想想看,一本書的核心觀點,其實往往就幾句話,其他大部分內容都是例子或解釋。拆書就是幫你快速找到這些精華,然後讓你自己去思考怎麼應用。

這種方法特別適合時間寶貴的成年人。咱們常常面臨工作壓力大、學習時間少的困境,拆書就像一個高效的“知識過濾器”,幫咱們聚焦在最有價值的部分,省時又省力。它的好處真的明顯:

  • 提升理解與記憶:透過主動拆解,你對書的結構和重點會清晰很多,不容易忘記。

  • 真正學以致用:拆書鼓勵你把書裡的觀點和自己的經驗結合,想想怎麼用在實際問題上,這才是學習的關鍵。

  • 適合快節奏生活:你不需要從頭到尾逐字閱讀,可以針對性地獲取營養,特別適合碎片化時間學習。

對我來說,拆書最大的魅力在於它讓讀書從一種“消費行為”變成了一種“創造行為”。你不再只是被動接受信息,而是在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。

新手如何開始拆書?RIA便簽讀書法實戰指南

對於剛入門的朋友,我強烈推薦試試 RIA便簽讀書法。這個方法出自趙周老師的《這樣讀書就夠了》,非常容易上手,只需要三個步驟:

  1. 1.

    R(閱讀片段):在讀書時,遇到對你有啟發、有共鳴的段落,就把它摘錄下來。可以是一句話,也可以是一小段。

  2. 2.

    I(解釋引導):用自己的話複述一下這個片段的內容,或者寫下你為什麼覺得它有用。這一步是為了確保你真的理解了作者想說什麼。

  3. 3.

    A(拆為己用):這是最關鍵的一步!你需要結合自己的經驗來思考。比如:

    • 回憶一下,你過去有沒有遇到過相關的情景?

    • 這個知識點,能幫你解決什麼實際問題?

    • 未來你打算怎麼具體運用它?

舉個例子,如果你讀到一本關於時間管理的書,裡面提到“每天先完成最重要的三件事”。你的RIA可能是這樣的:

  • R(摘錄):“每天開始工作前,確定並優先完成三件最重要的任務。”

  • I(我的理解):作者認為這樣可以避免我們被瑣事牽著鼻子走,確保精力集中在有價值的事情上。

  • A(我的應用):我明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列出三件最重要的任務,比如完成項目報告、準備週會材料,並且在中午前專注把它們搞定。我會記錄這麼做之後效率有沒有提升。

你看,這樣一拆,書上的知識就和你個人的行動聯繫起來了,不再是乾巴巴的文字。

不同類型的書,怎麼拆解更有針對性?

圖書的種類很多,拆解的時候側重點也可以稍微調整一下,這樣效果更好。

  • 實用類書籍(比如溝通技巧、自我管理類):這類書的目標很明確,就是教方法。拆解時可以緊扣“問題-解決方案”這個邏輯。多關注書裡給出的具體步驟、技巧和工具,然後重點思考“我可以在什麼場景下用這個方法?”以及“用了之後可能會有什麼效果?”。

  • 理論類書籍(比如一些社科、經管著作):這類書可能概念多、體系複雜。拆解時要先抓住核心主題。可以多看書的封面、序言、目錄,快速找到作者最想表達的中心思想。然後圍繞這個核心,去梳理支持它的幾個主要論點,用自己的話把它講明白。

  • 敘事類書籍(比如小說、傳記、歷史故事):拆解這類書,重點可以放在人物情節上。分析人物為什麼會成功或失敗,他們的做法對你有什麼啟發?故事裡有哪些衝突和轉折,反映了什麼深層次的道理?把這些提煉出來,和現實生活做對比,收穫會很大。

提升拆書效率的實用工具與技巧
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有幾個小工具和技巧能讓你的拆書過程更順暢。

  • 思維導圖:這是拆書的利器!它可以幫你可視化一本書的邏輯結構。在快速瀏覽全書後,用思維導圖把核心主題、主要章節的關鍵點、它們之間的關係畫出來。這樣整本書的框架就一目了然了。有很多免費的思維導圖軟體可以用。

  • 語音輸入法:如果你覺得寫字慢,或者想更快地記錄想法,可以試試語音輸入。看著自己的話變成文字,很有成就感,也能大大提高效率。

  • 快速閱讀法:嘗試練習掃讀,像掃描器一樣快速瀏覽文字,抓住關鍵詞來理解段落大意。別擔心會漏掉重要內容,我們的大腦很聰明,會自動補全一些信息。熟練後,一小時左右把握一本書的概要是有可能的。

  • 利用目錄和序言:這常常被忽略。目錄就是一本書的骨架,序言則點明了核心意圖。開始拆解前,好好研究它們,能讓你快速抓住重點。

說到底,拆書最重要的不是工具多厲害,而是你開始行動並持續思考。哪怕一開始只是笨拙地模仿,只要堅持下去,你就能慢慢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節奏和方法。

拆書常見問題(FAQ)

  1. 1.

    問:拆書和寫讀書筆記、書評有什麼區別?

    答:讀書筆記更偏向摘抄和記錄,書評則主要是評價一本書的好壞並分享個人感受,帶有較強的主觀性。而拆書稿則更注重客觀地還原書籍的主要內容和邏輯,目的是為了幫助自己或他人快速理解一本書的精髓,並側重於將知識應用於實際。

  2. 2.

    問:作為新手,每次拆書一定要寫很多字嗎?

    答:完全不用有壓力!可以從簡單的開始,比如先試著用RIA法寫幾百字。關鍵是觸動你的那個點和你的思考、應用計劃。字數多少不是目的,有收穫才是真的。

  3. 3.

    問:拆書適合所有類型的書嗎?

    答:基本上都適合,但側重點不同。實用類、理論類的書拆解起來目標更明確。小說、傳記等敘事類書籍,拆解時更關注人物、情節背後的啟示。

  4. 4.

    問:拆完一本書後,怎麼確保知識真的用上了?

    答:這就需要你經常回顧自己寫的“應用計劃”(也就是RIA裡的A)。可以定期(比如每週末)看看之前拆書的筆記,檢視一下自己實踐了多少,遇到了什麼困難,下一步怎麼調整。

  5. 5.

    問:感覺拆書有點耗時間,如何堅持?

    答:可以從短小的文章或書的某一章開始練習,不要一上來就挑戰大部頭。把拆書變成一種習慣,比如每週拆一個小片段。看到拆書帶來的實際好處(比如解決了某個具體問題),會是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。

歸根結底,拆書是一種非常個人化的學習方式。它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,核心在於“為我所用”。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,與其焦慮地買很多書卻讀不完,不如靜下心來,用好拆書這把鑰匙,真正讀透幾本好書,把知識變成改變生活的力量。我們搭棚顧問始終相信,有效的方法比盲目的努力更重要。

whatsapp:

00852 37264282 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
電話:00852 37264282
whatsapp:60540383
企業郵箱: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