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0-17
瀏覽次數:
嘿,香港嘅種菜朋友們!係咪試過辛辛苦苦種嘅瓜菜,一場暴雨或者打風就搞到東歪西倒?又或者棵番茄生到彎彎曲曲,結果太多就成棵趴咗喺度?其實呢,只要搭個合適嘅棚架,呢啲問題真係可以輕鬆解決!今次我哋「搭棚顧問」就同大家深入淺出,教你點樣由零開始,幫你嘅室外植物搭建一個又穩陣又實用嘅家!
你可能會問:植物天生天養,點解要特登同佢哋搭棚?其實理由比你想像中多:
支撐生長:好似番茄、青瓜、豆角呢啲植物,枝條比較軟,結果又多,好容易因為自身重量或者大風大雨就倒伏。有個棚架等佢哋可以攀附,就能健康直立生長。
提升產量同品質:植物離開地面,可以改善通風同光照,減少病害發生。果實唔會掂到泥,又乾淨又靚仔。
善用空間:尤其喺香港呢啲地方細細嘅城市,利用棚架等植物向上生長,可以種多啲嘢,適合陽台或者細小園地。
應對極端天氣:香港夏天成日打風落雨,有個堅固嘅棚,加上防雨膜,就可以幫植物擋風雨,減少損失。
簡單來講,搭個棚就係幫你嘅植物創造一個更理想嘅生長環境,等佢哋可以生生猛猛,你嘅收成自然更加好!
搭棚唔係得一種方法,要因應你種緊咩植物、個場地有幾大嚟決定。以下係幾種常見又實用嘅款式:
. 簡易直立式支架
呢種最簡單,適合植株唔算太高、得一個主枝嘅蔬菜,例如茄子、細棵嘅青椒。
做法:直接喺植株旁邊插一支竹竿或者木條,入土大概-厘米深,再用軟身嘅繩將植株主幹同支杆輕輕綁住就得。
優點:做法快靚正,所需材料簡單。
注意:支杆要同植株保持少少距離,千祈唔好整傷根部。
. 交叉式支架
適合有兩個或者三個主分枝嘅植株,例如某啲瓜類同豆類。
兩支交叉法:喺植株兩側各插一支杆,上方交叉並綁實,然後將分枝分別引導到兩側支杆上。
三支交叉法:用三支杆等距離插喺植株周圍,上方交叉綁實,形成三角形,呢種方式更加穩陣,適合枝葉較多嘅植物。
. 拱棚型支架
特別適合爬藤類蔬菜,例如黄瓜、豆角、苦瓜、絲瓜等。利用玻璃纖維杆等材料彎成拱形,可以引導藤蔓向上生長。
優點:結構穩固,承重能力唔錯,抗風性能都比較好。入面嘅空間亦都可以善用。
搭建要點:拱杆插入土壤深度最好有-厘米,拱同拱之間距離保持-.米,頂部可以用扎帶固定,必要時加橫向杆增強整體穩定性。
. 平棚架同網格花架
適合藤非常長或者多嘅蔬菜,例如百香果、葡萄,或者係果實比較大嘅西瓜、南瓜(但需要額外承托果實)。
做法:垂直立幾支主支杆,頂端唔交叉,用繩子或者杆子拉成網格狀。
優點:提供嘅攀爬面積大,有利於植物充分接受光照。
點樣揀?如果你係新手,可以由簡易直立式或者細嘅交叉式開始試吓,有咗經驗再挑戰複雜啲嘅款式。
搭棚用咩料好?竹、木、金屬、膠,各有優劣,等我同你分析下:
傳統竹竿/木杆
優點:價格比較便宜,容易買到,天然材質同花園環境幾夾。竹竿比較輕身。
缺點:長時間日曬雨淋好容易腐爛或者發霉,一般用到年就可能要換,壽命較短。承重能力也相對一般。
適合:短期或者臨時性嘅種植,預算有限嘅情況。
金屬材料(例如鍍鋅鋼管)
優點:好堅固,承重能力強,結構好穩陣。如果保養得好,可以用到至年。
缺點:價格相對高啲,比較重,而且如果防鏽處理唔好,都有生鏽嘅風險。
適合:打算搭建比較大型或者計劃長期使用嘅棚架。
玻璃纖維拱棚杆
優點:呢種材料幾得意,佢好輕便,但係韌性極佳,可以彎曲成拱形。更重要係,佢唔怕潮濕,唔會好似竹木咁易爛,又唔會像鐵咁易生鏽,壽命可以超過年,都幾耐用。
缺點:價格可能比傳統竹木高。
適合:追求耐用同輕便,特別是搭建拱棚嘅朋友。
PVC膠管
優點:價格便宜,本身防銹防腐,都幾輕便。
缺點:抗紫外線能力較差,長時間曝曬可能變脆,大風情況下唔夠穩陣。
點揀材料?
我個人認為,要考慮你打算用幾耐同埋預算。如果係短期試吓或者種一造,竹木都可以。但如果想用耐啲,投資一啲好像玻璃纖維杆或者鍍鋅鋼管呢類更耐用嘅材料,長遠來講可能更划算,又慳返成日更換嘅麻煩。
講咗咁多理論,是時候動手啦!我哋以一個細嘅豆角拱棚為例,睇下點樣一步步搭建:
第一步:規劃同準備
揀位置:揀個陽光充足、地勢平坦、排水良好嘅地方。要留意附近有冇遮擋物。
量度尺寸:決定你個棚有幾大。例如,規劃一個闊米、長米嘅種植床。
準備材料(以細拱棚為例):
玻璃纖維杆(直徑約-mm,長度約米)-支(視乎拱距)。
足夠長度同強度嘅尼龍扎帶或者鐵絲。
幾條長約.米嘅橫向加固杆(可以用幼啲嘅竹竿或者玻璃纖維杆)。
防蟲網或者PE薄膜(如果打算覆蓋)。
捲尺、 marker、鉗等工具。
第二步:安裝拱形主結構
標記位置:喺種植床嘅長邊兩側,每隔大概至厘米用marker做個記號,作為插入拱杆嘅點。兩側嘅點要對稱。
插入拱杆:將一支玻璃纖維杆嘅一端,喺標記點斜斜地插入土中,深度約-厘米,確保穩固。然後小心將支杆彎成拱形,將另一端插入對面相應嘅標記點。重複步驟,插好所有拱杆。
固定拱頂:每支拱杆喺頂部交匯嘅地方,用扎帶或者鐵絲綁實。
第三步:加固結構
加橫向杆:喺拱棚嘅頂部同兩側,用扎帶固定一至兩條橫向杆,將所有拱杆連接起來。咁樣可以令成個棚架更加穩陣,不易被風吹歪。
檢查穩固性:輕輕搖動個棚架,睇下係唔係穩陣。如果鬆動,要檢查插入深度或者綁紮點係唔係夠實。
第四步(可選):覆蓋保護材料
如果你打算防蟲或者保溫,可以喺拱架上覆蓋防蟲網或者塑料薄膜。
鋪設薄膜/網:將材料鋪喺拱架上,從一邊開始拉向另一邊,要拉得平整,避免皺褶。
固定邊緣:用專用夾子、石頭或者泥土將薄膜或網嘅邊緣牢牢壓實喺地面,防止被風吹走。
第五步:引導植物攀爬
當植物開始長出藤蔓時,輕輕咁引導佢哋接觸同纏繞棚架。可以適當用一啲軟身嘅繩或者植物專用夾幫手固定初期嘅枝條。
記住,搭棚最緊要係穩陣同實用,唔使一次就追求好複雜好靚,由細開始,累積經驗最緊要!
香港天氣比較極端,夏天又熱又濕,仲不時有颱風暴雨。所以搭棚一定要諗點樣應付呢啲情況:
點樣防大風?
加深插入深度:支杆插入泥土嘅深度最好有厘米或以上,尤其係當土質比較鬆軟嘅時候。
增加斜撐:喺棚架嘅四個角或者受力點,加裝斜撐杆,可以有效提高抗風能力。
使用牽引繩:對於比較高身或者大面積嘅棚,可以用牽引繩將棚架頂部連接到地面嘅固定點(例如地釘)或者附近穩固嘅結構(例如牆身),隨風向兩側或者四角拉緊。
選擇合適材料:避免使用太輕或者本身唔夠堅固嘅材料,例如好幼身嘅PVC膠管。
點樣防暴雨同積水?
設計排水坡度:如果個棚頂係用嚟遮雨,一定要有傾斜度,等雨水可以順利流走,唔好積喺頂部。一般有%到%嘅斜度就夠。
確保覆蓋物固定:用嚟遮雨嘅薄膜或者遮光網,邊緣一定要固定好,可以用專用壓條、夾子,或者用沙包、石頭壓實,防止被風雨扯開。
注意場地排水:搭棚個位置本身就要排水良好,避免揀低窪容易積水嘅地方。
點樣應付潮濕同悶熱?
留通風位:特別係用薄膜全面覆蓋嘅棚,一定要留通風口,例如兩側或者兩端可以捲起,防止棚內溫度過高或者濕度太大引發病害。
選擇透氣材料:防蟲網呢類材料本身有透氣孔,通風會好過全密封嘅薄膜。
諗多一步,做多一步,你個棚就可以更耐用,你嘅植物亦都更加安全。
做咗咁多年搭棚顧問,我覺得搭棚唔單止係一項工作,其實都可以好有樂趣同滿足感。你可以發揮創意,例如:
結合景觀設計:將個棚搭成花園嘅一部分,例如拱門形狀,等植物爬滿之後成為一個靚嘅景觀。
善用現成結構:如果你嘅種植區靠近圍欄或者牆身,可以考慮直接利用呢啲現成結構做支撐,引導植物向上爬,慳位又美觀。
嘗試不同組合:唔同嘅植物可以搭配唔同嘅棚架款式,試多啲,睇下咩配搭最適合你嘅空間同種植習慣。
最重要係,搭棚嘅過程本身就係一個學習同享受嘅過程。見到自己親手搭建嘅棚架,俾植物一個安樂窩,睇住佢哋健健康康咁生長,嗰種成就感真係冇得頂!
問:搭棚係咪一定要好專業好複雜?
答:絕對唔係!可以由好簡單嘅一支竹竿支援開始。最重要係滿足到你當時種植嘅基本需要。慢慢累積經驗,先再試複雜啲嘅款式。
問:搭棚嘅材料邊度有得賣?
答:香港唔少花墟嘅店舖、園藝用品店,或者一啲大型家居用品店,都會有基本嘅竹竿、木條、膠網等同埋一啲簡單嘅套裝出售。而家網上購物平台都好多選擇。
問:搭個棚大概要用幾多錢?
答:費用可以好大差異。如果用竹、木等傳統材料,自己動手整一個細棚,可能幾十至百幾蚊港紙就有交易。如果選用玻璃纖維杆、金屬材料,或者打算搭建比較大規模、有覆蓋功能嘅棚,費用自然會高啲。
問:搭好棚之後使唔使點樣保養?
答:需要㗎。最好定期檢查一下個棚架穩唔穩陣,有冇邊度鬆咗。如果係木結構,隔幾年可能要補吓木油或者防蛀處理。金屬結構就要留意有冇生鏽。颱風雨季前後更加要檢查清楚。
問:如果我想種南瓜呢類果實好重嘅植物,個棚頂得順嗎?
答:南瓜、冬瓜呢類果實又大又重,個棚嘅承重能力要好夠。除咗結構要堅固,最好幫果實額外做承托,例如用網袋或者繩網吊住個果實,分散重量,減輕棚架負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