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話:00852 37264282
whatsapp:60540383
企業郵箱: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
行業資訊

News Center

當前位置: 首页 > 行業資訊

朝行晚拆完全指南安全經營與成本優化秘訣

發布時間:2025-11-07

瀏覽次數:

你知道嗎?香港不少小販攤檔每日重複著同一套動作:清晨架起棚架開業,傍晚拆卸收檔。這種「朝行晚拆」模式,看似簡單,卻隱藏著許多管理智慧與安全關鍵。為什麼政府要推動這種模式?小販又該如何平衡成本與安全?今天就用最白話的方式,帶你徹底搞懂朝行晚拆的方方面面。

朝行晚拆到底是什麼?

簡單來說,朝行晚拆就是「白天營業時架設攤檔,晚上休業後徹底拆卸」的經營模式。這種做法最早源自香港對小販攤檔的火災防治需求,尤其是像花園街大火後,政府開始重視攤檔阻礙逃生通道的問題。它不僅是一種管理規則,更是一種動態的安全策略——透過每日重置攤檔位置,避免貨物堆積引發火災,同時保持公共通道暢通。

我個人認為,朝行晚拆的本質是「用時間換空間」:犧牲部分收檔時間,換取更高密度的攤位配置與更靈活的街道使用。這對土地稀缺的香港來說,其實是種聰明的妥協。

朝行晚拆的三大好處你不能不知

  1. 1.

    安全等級大幅提升:每日清空貨物與支架,能直接減少易燃物堆積。像花園街大火悲劇中,攤檔雜物阻塞通道是傷亡關鍵因素,朝行晚拆從根源切斷風險。

  2. 2.

    街道使用更公平:白天為市集,夜晚還路於民。這種模式減少對附近居民的長期阻塞,也降低商戶間的占地糾紛。

  3. 3.

    攤檔靈活性更高:遇到颱風或活動時,快速拆卸的特性讓攤販能機動調整,不像固定棚架易受損。

不過要注意,這些好處的背後需要一套細緻的管理配合,例如統一的貨倉規劃與拆卸時間規範。

朝行晚拆的實際操作步驟

想落實朝行晚拆,絕不是隨便拆拆裝裝就行!根據香港食環署的指引與實務經驗,關鍵步驟如下:

  • 清晨架設階段

    • 第一步:檢查支架結構是否穩固,特別是金屬接點有無鏽蝕

    • 第二步:貨物上架時遵循「前輕後重」原則,避免重心不穩

    • 第三步:預留至少1.5米寬的通道,並確認滅火器存取無阻

  • 傍晚拆卸階段

    • 貨物優先分類打包,易碎品用專用箱保護

    • 拆卸順序與架設相反,先卸貨再收棚,避免結構失衡

    • 每日清點重要零件(如螺絲、帆布鉤),防止遺失影響次日營業

搭棚顧問在實務中發現,許多攤販會忽略「拆卸時的標籤管理」,導致隔天架設時耗費時間尋找零件。建議用顏色貼紙區分支架編號,效率可提升30%以上。

朝行晚拆的成本究竟有多高?

這可能是小販最頭痛的問題。以女人街攤檔為例,朝行晚拆衍生的成本主要包括:

  • 人力成本:聘請工人早晚操作,每月約5,000−8,000港幣

  • 倉儲租金:存放貨物與鐵架的迷你倉,月租$5,000起跳

  • 運輸費用:若貨物量大需用小貨車運送,每日200−300

  • 設備折舊:頻繁拆裝加速支架與帆布耗損,年增約15%維護費

但從風險角度計算,一次火災可能導致數十萬損失,朝行晚拆的預防成本反而顯得更合理。我的觀點是,與其視為負擔,不如當作「安全保險費」,並透過以下方式節省開支:

  • 與相鄰攤檔合租貨倉,分攤租金

  • 選用輕量化的鋁合金支架,減少運輸次數

  • 利用清晨離峰時間自行架設,省部分人力

朝行晚拆對小販的正面與負面影響

正面來說,這種模式強化了攤檔的「合法性與公眾接受度」。當市民看到攤販主動維護安全時,投訴比例會下降(如食環署統計顯示,實施後相關投訴減少約20%)。同時,因為街道整潔度提升,反而可能吸引更多注重環境的遊客。

但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:

  • 體力負荷大:對年長小販而言,每日拆裝是體能挑戰

  • 時間碎片化:收攤後需另花時間整理貨倉,壓縮家庭生活

  • 經營不確定性:惡劣天氣時,反覆拆裝增加貨物損壞風險

香港女人街的朝行晚拆實戰啟示

女人街是觀察朝行晚拆成效的活教材。這裡的攤檔曾因「留架不留貨」原則被視為典範,但近年卻因客源減少與成本壓力,出現大量空攤。

我分析後發現,問題不在模式本身,而在「配套措施不足」。例如:

  • 政府雖要求朝行晚拆,但周邊貨倉空間不足,導致倉租飆漲

  • 缺乏統一拆卸設備支援,小販需各自找工人,效率低下

  • 旅遊政策未與攤檔管理銜接,客源流失加劇成本壓力

若要突破困境,除了政策支援,小販也需轉型——例如引入文創商品,或結合AR導覽吸引深度遊客,讓朝行晚拆的「安全優勢」轉化為「體驗賣點」。

常見問題

1. 朝行晚拆是否適用於所有類型的攤檔?

並非如此。流動性高、貨物量小的攤檔(如冰凍甜點車)較適合;大型熟食檔或重型器械攤檔則因拆裝複雜,需另訂方案。

2. 如何降低朝行晚拆的人力成本?

可組織攤販協作隊,輪流協助拆裝,或選用模組化支架(如插銷式設計)減少操作時間。

3. 惡劣天氣時可否暫停朝行晚拆?

需向食環署申請臨時豁免,但須符合颱風警告或暴雨標準,且事後補做清理檢查。

4. 朝行晚拆能否完全避免火災?

雖能大幅降低風險,但無法100%預防。關鍵在於結合電線定期安檢與禁放易燃物等配套措施。

5. 小販如何爭取朝行晚拆的補助資源?

可透過區議會提案,或申請「公眾街市改善基金」中的設備升級補貼,最高可獲50%成本分攤。

作為搭棚顧問,我認為朝行晚拆不只是規範,更是城市永續的思考:當空間有限時,我們需要更靈活的生活智慧。與其被動合規,不如主動將限制化為特色,例如將拆卸過程設計為觀光體驗,反而可能開創新商機。

whatsapp:

00852 37264282 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
電話:00852 37264282
whatsapp:60540383
企業郵箱: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