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1-07
瀏覽次數:
搭棚墻縫滲水潮濕令人頭痛嗎?每逢雨季,棚屋牆縫容易漏水發霉,不僅影響居住品質,更可能損壞存放物品。本文將深入解析搭棚墻縫防水防潮的關鍵技巧,從材料選擇到施工細節,一步步教你徹底解決問題。
防水材料的性能直接決定防護效果。針對鐵皮棚、彩鋼棚等常見搭棚結構,牆縫處理需優先考慮材料的粘結力、耐候性與延展性。
主流材料對比表:
材料類型 | 適用場景 | 優點 | 缺點 |
|---|---|---|---|
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| 鐵皮棚接縫、螺釘處 | 透氣不透水、可潮濕施工 | 抗紫外線較弱,需加保護層 |
硅酮密封胶 | 細小牆縫(<3mm) | 柔性高、耐老化 | 不適用大縫隙,壽命約3-5年 |
环氧树脂胶 | 金屬棚架結構縫 | 強力粘結、抗化學腐蝕 | 施工要求高,需精準配比 |
防水卷材 | 大面積牆面接縫 | 整體性強、耐穿刺 | 搭接處理不當易滲漏 |
自問自答:如何根據縫隙大小選材料?
細微裂縫(<1mm):首選硅酮密封膠,其柔性可適應熱脹冷縮。
中等縫隙(1-5mm):使用聚合物水泥涂料,多層塗刷填補空隙。
寬大縫隙(>5mm):先以發泡膠填充基底,再覆蓋防水卷材加固。
基層處理是成功的基礎。若牆面有油污、鏽跡或鬆動舊膠,直接施工會導致材料脫落。
步驟詳解:
清潔基層:用鋼刷去除鐵皮棚的鏽蝕,再用溶劑擦拭油污。混凝土牆縫需鑿除鬆動灰渣,確保無塵土。
乾燥處理:潮濕縫隙可用熱風槍烘乾(溫度≤60℃),或用吸水布徹底擦乾。
缺陷修補:對凹坑或孔洞,先用防水砂漿找平,避免後續材料浪費。
個人見解:
香港潮濕多雨,施工前務必檢查天氣預報。連續降雨時,棚內濕氣會凝結在牆縫,建議選擇濕度低於60%的晴天操作。
分層施工才能根除隱患。單一塗刷往往無法抵禦長期雨水沖刷,需結合密封與加固。
三步驟操作:
底層密封:
將密封膠擠入膠槍,沿縫隙均勻擠出膠條,確保完全填充。
用刮刀將表面刮平,去除多餘膠料,避免產生氣泡。
中層加強:
塗刷防水涂料時,採用「十字交叉法」:先橫向塗刷,乾燥後再縱向覆蓋。
塗層厚度應達1.5mm以上,關鍵部位(如牆角)增加至2mm。
面層防護:
外露牆縫可鋪設抗紫外線保護膜,或塗刷反射隔熱涂料,減少熱脹冷縮損傷。
問題1:施工後仍出現滲漏?
原因:多數因基層未徹底乾燥,或材料塗刷不均。
解決:鏟除失效塗層,用紅外線測濕儀檢測含水率,低於8%後重新施工。
問題2:防水層開裂或起泡?
原因:材料過厚、溫度變化大,或基層鬆動。
解決:小範圍開裂可注入丁基膠修補;大面積起泡需切除後貼覆無紡布加固。
問題3:棚內黴菌反复滋生?
關鍵:防潮需結合通風。僅做防水不夠,應在牆腳加裝百葉通風口,或放置防潮劑吸收濕氣。
定期檢查勝於事後補救。每季檢查牆縫膠體是否硬化、剝落,雨季前加強重點區域。
維護要點:
每半年用軟布清理牆縫周邊污垢,避免積水殘留。
發現細微裂痕時,及時用補縫膠帶貼合,防止擴大成結構問題。
數據支持:
據實測,規範施工的棚屋牆縫防水層,在華南氣候下可使用8-12年。若每年投入少量維護成本(約總造價的3%),可延長壽命至15年以上。
獨家見解:
搭棚牆縫防水的成敗關鍵在於「適材適所」。例如海邊地區應優先選用耐鹽蝕的環氧樹脂膠,而工業區棚架需注重材料的抗化學性。與其盲目追求高價材料,不如精準匹配環境挑戰。
whatsapp:
00852 37264282
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