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1-07
瀏覽次數:
老房子頂樓漏水又悶熱,點算好?好多香港業主面對緊呢個頭痛問題,尤其係舊樓頂樓,雨季漏水、夏天變蒸籠,真係好困擾。作為搭棚顧問,我明白大家想透過搭棚一次性解決防水同隔熱,但點樣先可以做得穩陣又合法?今日就同大家深入探討。
老房子樓板結構可能已經老化,搭棚前必須先評估基層狀況。第一步係徹底清理樓面,剷除原有鬆動嘅防水層同雜物,直到露出結實混凝土層。如果直接喺破損基層上搭棚,好易因為受力不均導致新棚架變形,反而加劇漏水。
關鍵技巧:
基層加固:對於有裂縫嘅樓板,先用堵漏王填充裂縫,再塗刷水泥基防水塗料,形成雙重防護。
排水坡度設計:棚頂必須預留至少5%斜度,讓雨水快速流走,避免積水滲漏。搭棚顧問建議,如果樓頂原本平坦,可以用輕質混凝土砌出斜坡,再鋪防水卷材。
點解要咁麻煩?因為老房子樓板可能已有暗藏裂縫,若無妥善處理,搭棚後震動會令裂縫擴大,漏水問題反而惡化。
揀材料就好似揀防護衣,唔可以慳料。常見選擇包括:
聚碳酸酯耐力板:透光率達91%,隔熱效果比玻璃高7%-25%,適合想保持室內光線嘅業主。
PVC防水塗層布:價格較低,但耐用性差,暴曬後易老化,建議搭配紫外線防護層使用。
改性瀝青防水卷材:搭接長度需超過100mm,適用於大面積鋪設,但施工要求高。
個人見解:唔好盲目追求平價,試過有客戶用咗劣質PVC布,兩年後棚頂穿洞,維修費反而貴過初期投資優質耐力板。搭棚顧問建議,香港潮濕多颱風,至少選用壽命10年以上嘅材料先划算。
舊樓結構弱,搭棚要額外小心:
承重檢測:搭棚前必須確認樓板負荷能力,舊樓可能無法承受重型鋼架,可選輕量化鋁合金框架。
鄰里協調:如韶關案例,有業主因未徵得樓下同意,搭棚後被投訴拆除。香港樓宇密集,動工前最好同鄰居溝通,避免爭執。
管道避讓:舊樓頂常有排氣管或電線,搭棚時要預留檢修空間,唔好封死重要設施。
打風季節最驚棚飛走!防風核心在「結構穩固+風阻設計」:
三角支撐框架:用不鏽鋼或鋁合金方管,主框架間距唔好超過1米,關鍵接點加斜撐,分散風力。
流線型棚頂:拱形設計比平頂更抗風,可減少30%風壓。
地面錨固:唔好依賴膠塞爆炸螺絲,舊樓水泥可能鬆散,最好用穿透式地錨或混凝土基礎。
真實教訓:有客戶為慳錢用幼身鐵管搭棚,結果颱風後成個棚扭曲,要成個拆掉重搭。
香港對僭建執法嚴格,點樣避免中招?
申請程序:高度超過1.2米或固定結構必須向屋宇署申請。試過有舊樓業主無申報,結果被勒令拆除兼罰款。
臨時結構考量:若想避開審批,可設計成可拆卸模組式棚架,但必須確保安全性。
搭棚顧問提醒,與其博懵違建,不如正規申請,否則拆除成本可能貴過搭棚幾倍。
搭棚唔止防水,隔熱效果都好關鍵:
材料隔熱數據:耐力板熱導率低,實測可降室溫3-5℃;若搭配雙層中空設計,效果更明顯。
輔助降溫方案:棚頂加裝遮陽網或綠植層,可進一步降溫。有客戶報告話,夏天冷氣電費省咗30%。
獨家數據:根據搭棚顧問過往案例,優質棚架嘅隔熱效果通常維持5-8年,之後可能因材料老化而下降,定期檢查好重要。
1. 搭棚後點測試防水係唔係成功?
完工後用花灑模擬大雨,沖射棚頂接縫30分鐘,檢查室內有無水漬。重點睇牆角同管道位。
2. 舊樓搭棚要幾多預算?
10平方米基礎棚連工包料約15,000−30,000港幣,視材料同結構複雜度。
3. 點判斷棚架結構安唔安全?
大風後檢查有無異常搖晃或聲響,若變形超過5cm要即刻加固。
4. 搭棚會唔會影響樓宇結構?
若無超載同正確固定,反而保護樓面免受風雨侵蝕。
5. 香港邊類搭棚最常用?
鋁合金框架+耐力板組合最普遍,平衡價格、耐用同法規要求。
whatsapp:
00852 37264282
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