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1-06
瀏覽次數:
每到雨季,香港不少住戶最頭痛的就是屋頂或棚架漏水問題。點樣先可以徹底解決搭棚防水難題?今日搭棚顧問就同大家分享多年實戰經驗,由材料選擇到施工細節,一步步教你點樣打造滴水不漏的堅固棚架!
後屋面係大棚結構的承重關鍵,但係最容易因雨水滲入導致填充物腐爛。根據實測,卷簾機支架穿口係常見漏水元兇,因為安裝時容易破壞防水層。
解決方案:可以用地膜塞入支架與屋面的縫隙,形成隆起弧度引導水流,避免積水。
強化技巧:後屋面鋪土時,可混合石灰壓實,提升抗壓性同防水性,成本低但效果顯著。
個人觀點:與其事後補漏,不如安裝時預留排水坡度,我建議後屋面傾斜度至少保持5°,從根源避免積水。
後牆長期受雨水沖刷,容易出現裂縫或坍塌。常見方法包括覆蓋薄膜、無紡布或水泥板,但各有優劣。
薄膜覆蓋:選擇彈性好的加厚防雨膜(厚度建議0.3mm以上),上下用磚塊壓實,並用玉米稈遮光減緩老化。
水泥板加固:雖然成本較高,但防雨效果最持久,特別適合多雨地區,使用壽命可達15年以上。
重點提示:若用無紡布,可表面噴塗水泥膠漿混合液,增強抗冲刷能力,施工時要揀陰天進行,避免水泥快速乾裂。
防水布係臨時棚架的首選,但點樣揀至抵用?關鍵睇材質、厚度、工藝三要素。
PVC塗塑布:雙面防水、抗撕裂,適合長期露天使用,例如金縱篷布可承受140公斤重壓而不變形。
PE材質:輕便易鋪設,但耐用性較差,適合短期防雨,使用時要注意扣眼加固,避免大風扯破。
搭棚顧問實測:優質防水布應有「荷葉效應」,水珠凝聚後快速滑落,若布面殘留水漬,代表塗層質量不足。
施工流程決定防水成敗,以下5步缺一不可:
基層處理:徹底清理屋頂雜物,用水泥砂漿填平裂縫,確保基面平整無凹陷。
排水設計:棚頂預設2%以上坡度,周邊開挖排水溝(寬50cm×深50cm),引導雨水遠離結構體。
防水層鋪設:先刷一層聚氨酯底塗,再鋪設防水卷材(如SBS改性瀝青),搭接寬度需>10cm。
節點強化:棚架與牆體接縫處,用密封膠加塗防水塗料,雙重防護。
閉水測試:施工後注水浸泡24小時,檢查樓下有無滲漏,先細緻驗收先好進行下一步。
鐵皮棚常見漏水點包括鉚釘鬆動、接縫開裂,修復要針對性處理:
鏽蝕部位:先用角磨機打磨生鏽處,塗刷環氧樹脂防鏽漆,再鋪設縫織聚酯布加固。
接縫密封:選用彈性矽膠密封膠(耐候型),灌注後覆蓋TPO防水卷材,抗紫外線同時適應熱脹冷縮。
案例參考:香港村屋鐵皮棚經上述處理後,實測可承受10年颱風考驗,維修頻率降低70%。
問:防水布與防水塗料,點樣選擇?
答:防水布適合大面積快速遮蓋(如臨時貨棚),而塗料更適合複雜形狀或細部修補,長遠建議兩者結合使用。
問:點判斷棚架需要全面翻新還是局部補漏?
答:若漏水點超過3處,或防水層老化剝落面積>30%,就應全面翻新,否則局部修補只係短期應急。
問:香港潮濕天氣會否影響防水材料壽命?
答:會,因此要揀耐濕熱材料,如三元乙丙橡膠卷材或丙烯酸塗料,避免使用易霉變的普通瀝青。
問:搭棚後點樣保養防水層?
答:每半年清理排水孔,檢查棚頂有無積葉;每年雨季后塗刷防水保護劑,延緩材料老化。
問:點解防水工程後仍然出現滲漏?
答:九成案例因基層未徹底清潔或排水設計不當,建議施工後保留5%材料,方便後續針對性修補。
最後提醒:搭棚防水係系統工程,由設計到材料都馬虎不得。與其貪平頻繁維修,不如一次過投資優質方案,真正長治久安!
whatsapp:
00852 37264282
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