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1-05
瀏覽次數:
好多香港嘅业主都有个疑问:樓面已經搭咗棚,係咪就唔使再做防水工程?其實呢個諗法係一個常見誤區。作為搭棚顧問,我必須話你知,搭棚同防水係相輔相成嘅關係,缺一不可。今日就同大家深入探討下點樣透過正確方法,達到真正嘅防水效果。
樓面搭棚後為何仍需做防水?
搭棚主要功能係遮擋雨水同陽光,但係佢無法完全隔絕水分。樓面結構長期暴露喺戶外,受熱脹冷縮影響,混凝土好容易出現微細裂縫。搭棚後,雨水可能從棚架接縫處滲入,或者因風力將雨水吹入棚下空間。如果基層防水無做好,水分會滲入樓板,導致鋼筋鏽蝕、牆身發霉,甚至影響樓下單位。
個人認為,搭棚好比雨傘,防水就好似雨衣——兩者結合先能萬無一失。尤其香港潮濕多雨,單純依靠搭棚來防水係唔足夠嘅,必須從根本處理樓面結構問題。
搭棚防水材料點樣揀至啱?
選擇防水材料要考慮耐久性同適應性。常見材料包括:
聚氨酯防水涂料:彈性高,能適應基層開裂同變形,適合複雜結構。
改性瀝青防水卷材:適合屋面防水,耐高低溫性能好,分為SBS(寒冷地區)同APP(溫暖地區)兩類。
丙烯酸防水涂料:環保無毒,可在潮濕基面上施工,適合家庭使用。
高分子聚合物水泥基材料:結合有機材料彈性同無機材料耐久性,適合長期防護。
關鍵提示:唔好淨係睇價格,要根據樓面狀況同氣候選擇。例如靠海地區要優先防鏽材質,而高溫多雨環境應側重抗紫外線能力。
搭棚防水施工五步曲
第一步:基層處理
必須徹底清理樓面,去除灰塵、油污同鬆動部分。如果基層有裂縫或起沙,需要鑿到混凝土層,確保表面平整牢固。呢個步驟直接影響防水層附着力,馬虎不得。
第二步:排水系統設計
搭棚時要預留排水坡度(建議不小於3%),使雨水流向排水口。同時,棚頂應向四周延伸50cm以上,避免雨水濺入樓面。排水溝要定期清理枯葉雜物,防止堵塞。
第三步:防水層塗布
防水涂料應分層施工,先縱向塗刷一遍,干透後再橫向塗刷第二遍。厚度一般不少於1.5mm,邊角位要加塗一層加強保護。切記避免在雨天或高溫下施工。
第四步:接縫處理
棚架與牆面連接處、防水層接縫係漏水高風險區。呢啲部位需用聚氨酯密封膠嵌縫,再用涂料抹平,做到邊口弧順圓滑不積水。
第五步:質量檢測
施工完成後,進行閉水試驗(蓄水24小時),檢查係咪有滲漏。同時檢查涂膜外觀係咪均勻,無鼓泡、裂紋等缺陷。
搭棚防水常見錯誤與避免方法
錯誤一:直接喺舊防水層上施工
如果舊防水層已老化,直接覆蓋新層會導致水分被困在內部,加速樓板腐蝕。正確做法係徹底清除舊層,從混凝土層重新施工。
錯誤二:忽略熱脹冷縮影響
防水層需要預留伸縮空間。施工時建議留5~10公分空鋪點,避免因溫度變化導致開裂。
錯誤三:材料搭配不當
例如喺金屬棚架上使用剛性防水材料,容易因振動而脫落。應該選擇柔性材料如聚氨酯涂料,適應結構變形。
個人經驗話我知,最好每半年檢查一次防水層,發現細小問題立即處理,避免小洞變大問題。
獨家數據見解
根據搭棚顧問嘅工程記錄,正確施工嘅搭棚防水系統平均使用寿命可达8-10年。而搭棚後不做防水嘅樓面,3年内出現滲漏的概率高達70%。防水工程投入約佔搭棚總費用嘅15-20%,但可避免未來維修成本增加3-5倍。
常見問題
問:搭咗全密封棚仲需要做地面防水嗎?
答:仍然需要。密封棚能防直接降雨,但無法防止地面積水滲漏同結構沉降導致嘅裂縫。地面防水係保護建築基礎嘅必要措施。
問:舊樓搭棚後點判斷防水層是否需要重做?
答:檢查牆角有冇水漬、地面係咪起砂、瓷磚係咪空鼓。出現任一情況都表明防水層已失效,建議全面重做。
問:DIY防水施工最易犯咩錯誤?
答:基層清潔不徹底同涂層厚度不均係常見問題。建議施工前用鋼絲刷徹底清理,採用薄涂多遍方式。
問:搭棚防水工程成本主要花喺邊?
答:材料費約佔60%,其餘為人工同輔料。高分子防水材料成本較高,但使用寿命長,性價比更好。
問:點樣確保搭棚結構唔影響防水層?
答:棚架錨固點應避開防水層關鍵區域,同時用緩衝墊減少震動。最好在搭棚設計階段就考慮防水需求。
whatsapp:
00852 37264282
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