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1-05
瀏覽次數:
許多香港業主面對天面漏水問題時,首選方案常是搭棚防水,但此舉是否觸法?究竟如何平衡居住需求與法規限制?本文從法律實務與工程技術雙角度,拆解天面搭棚防水的合法邊界與實用解方。
關鍵在於是否取得審批。根據《建築物條例》,任何永久性構築物均需向屋宇署申請建築許可,而遮蓋天面50%以上或高度超過1.5米的棚架,多被認定為須審批工程。
違法案例警示:廣州曾有業主因未申請搭棚許可,遭罰款並限期拆除。
合法例外條件:可拆卸式臨時遮雨棚(高度低於1米且不固定於結構體)可能不屬違建,但需符合《規劃條例》中的空間限制。
香港地狹人稠,執法尤為嚴格。違法搭棚可能引發三重後果:
民事賠償:若搭棚導致漏水波及下層單位,需負擔維修費與鄰居損失。
行政處罰:屋宇署可發出清拆令,逾期未拆將按日罰款最高$20,000港幣。
安全隱患:違建棚架可能影響樓宇結構,颱風季節更易成高空墜物風險源。
搭棚顧問建議:動工前務必透過「小型工程監管制度」申請,或委任註冊承建商評估合法性。
與其冒險違建,不如採用合規工法。以下三種方案均通過屋宇署認可:
導水板系統:於天面邊緣安裝不鏽鋼導水板,坡度設計使雨水遠離牆體,無需搭建頂棚。
薄型防水層:使用聚脲噴塗技術,形成2-3mm彈性膜,耐久性達15年以上且不視為構築物。
格柵式遮陽網:透光率70%以上的輕質格柵,若未完全封閉且可快速拆卸,通常不屬違建。
數據實證:2023年香港屋宇署統計,合規防水工程申請通過率達92%,平均審批時間僅14天。
若已取得合法許可,施工品質決定成敗。基層處理是首要關鍵:
清理天面至無鬆動顆粒,含水率需低於8%(可用塑膠膜靜置測試)。
陰陽角補強:以聚合物水泥砂漿抹出半徑50mm圓弧,防止應力開裂。
材料搭接規範:防水卷材搭接寬度需≥80mm,且須順水流方向鋪貼。
常見失誤:夜間施工導致露水凝結於基層,黏結力下降40%以上。
柳州某社區業主集資搭建鋼棚,雖解決漏水卻遭強制拆除。此案例揭示兩大盲點:
誤解所有權範圍:天面屬大廈公用部分,即使頂層住戶亦無權單獨改建。
輕信口頭承諾:施工方聲稱「小工程不需申請」,業主最終承擔全部清拆費。
搭棚顧問觀點:與事後補救相比,合規申請成本僅佔違建拆除費用的1/5。
材料類型 | 合法性 | 耐久性(年) | 每平方米成本(港幣) |
|---|---|---|---|
鍍鋅鐵皮棚 | 需審批 | 10-15 | $300-500 |
聚碳酸酯板 | 高度<1m免審批 | 15-20 | $600-800 |
防水塗層+格柵 | 無需審批 | 8-12 | $200-400 |
註:成本含材料與專業施工費,數據來源為香港建材協會2024年報告
香港多數天面漏水源於排水管阻塞而非結構缺陷,與其貿然搭棚,不如每季清理排水口,並採用彈性防水膠填補微裂縫。實測顯示,定期維護可延長天面壽命2倍以上,且零法律風險。
天面搭棚能否事後補申請?
屋宇署接受「違例建築物」補辦申請,但需經結構評估與鄰居同意書,成功率約60%。
一樓平台搭棚是否同樣受規管?
只要遮蓋面積超過3平方米或高度達1.5米,均屬規管範圍,無樓層差異。
如何確認施工方是否註冊?
可於屋宇署網站輸入承建商牌照編號,查詢其「小型工程承建商」註冊狀態。
防水塗料與搭棚何者效益更高?
若漏水源於局部裂縫,塗料每平方米成本僅$150-300,且無審批需求,性價比更優。
颱風來臨前如何強化現有棚架?
合規作法為加裝防風纜繩(直徑≥6mm)與結構體連接,嚴禁自行焊接加固。
whatsapp:
00852 37264282
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