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1-05
瀏覽次數:
搭棚工程中,打釘工序往往是防水成敗的關鍵。許多香港業主發現,即使選用高價防水材料,搭棚後仍出現滲漏,根本原因常在於打釘細節處理不當。本文從實際案例出發,結合搭棚顧問的現場經驗,拆解打釘防水的核心技術環節。
打釘時若直接穿透防水膜,會形成肉眼難察的微裂縫。香港雨季時,雨水在風壓作用下沿釘孔滲入,導致內部結構潮蝕。關鍵在於釘孔直徑與基材匹配度:
釘頭未密封:普通鋼釘易生鏽,鏽體膨脹會撐大釘孔
基材收縮變形:木板搭棚熱脹冷縮時,釘孔周邊應力集中,加速防水層疲勞
搭棚顧問實測數據顯示,釘孔未處理的棚架,三年內滲漏機率高達70%
玻纖瓦因其輕量耐腐,成為香港棚架常用材料。但其防水效能取決於三細節:
雙重膠層固定:先於基層塗刷瀝青膠,鋪瓦後再用專用膠帶壓邊,確保釘孔完全覆蓋
釘位角度控制:釘子應與瓦面呈90度垂直打入,歪斜釘體會擠壓相鄰瓦片產生隙縫
陰角加強術:山牆轉角處需鋪設250mm寬防水卷材,泛水區用金屬壓條固定
若已出現滲漏,可依循「導水-填縫-覆膜」三步驟:
導水優先:在釘孔下方鑿引水槽,避免積水蔓延至室內
柔性填縫:清除鏽釘後,注入聚氨酯密封膠(如西卡Sikaflex-11FC),其延展性達300%,可適應棚架晃動
外覆防水膜:塗刷丙烯酸防水塗料(如德高K11),形成透明保護層
香港氣候高濕多風,材料需兼顧耐候性與附著力。以下對比常見選項:
材料類型 | 適用場景 | 抗風壓能力 | 成本(港幣/㎡) |
|---|---|---|---|
聚氨酯塗料 | 金屬棚架接縫 | 高 | 120-150 |
SBS改性瀝青卷材 | 混凝土基面棚架 | 極高 | 80-100 |
丙烯酸塗料 | 木結構棚架 | 中 | 60-90 |
搭棚顧問建議:預算有限時,可採用「卷材打底+塗料強化」複合工法
自攻螺釘的防漏關鍵是預留熱脹冷縮空間:
導孔直徑需大於螺釘直徑50%,防止溫度變化撕裂材料
加裝三元乙丙膠墊圈,鎖釘時墊圈受壓膨脹,自動填充微隙隙
釘帽點塗防水膏(如東方雨虹HCA-101),形成第二道防線
本土環境需特別關注:
抗鹽蝕處理:近海棚架宜選用EPDM橡膠基材料,抵抗鹹濕空氣侵蝕
颱風防護:釘距加密至15cm間隔,並採用十字交叉打釘法提升抗風性
法規合規:香港屋宇署要求棚架防水層需通過每小時50mm淋水測試,施工後應留存檢測報告
打釘後多久可測試防水效果?
建議養護期7天(25℃環境),後續進行24小時靜水試驗
舊棚架翻新時如何處理原有釘孔?
需先剔除鏽釘,用聚合物砂漿填平孔洞,再塗刷界面劑增強附著力
哪些防水材料適合DIY施工?
丙烯酸塗料(如立邦滲透型防水漆)操作簡便,但複雜結構仍建議專業施工
釘孔滲漏會影響結構安全嗎?
長期滲水會導致鋼構鏽蝕膨脹,混凝土中性化,需每5年進行紅外線探傷檢測
如何判斷防水層已失效?
肉眼可見釘孔周邊發黑、起泡,或用濕度計檢測含水率超18%即需整改
whatsapp:
00852 37264282
cs@scaffoldingcompanyh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