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0-30
瀏覽次數:
相信好多住頂樓或者村屋嘅香港業主都曾經糾結過同一個問題:屋企漏水,到底係徹底做防水工程好,還是直接搭個棚更划算?這不僅關係到預算開支,更影響住日後幾年甚至十幾年嘅居住體驗。作為有多年經驗的搭棚顧問,我同大家一樣都係從實際需求出發,今日就同大家深入分析下兩種方案嘅優劣,幫你搵到最適合嘅解決方案。
防水工程:從根源解決問題
防水工程可以話係從根本上堵住漏水通道。市面上常見嘅防水材料主要有兩大類:硬性材料和彈性材料。
硬性防水材料包括水泥基防水涂料、防水卷材等。這類材料價格相對便宜,施工也比較方便,但有一個天生弱點—密封性較差,容易滲水,而且沒有彈性,容易開裂脫落。一般效果大概維持5年左右。尤其係香港晝夜溫差同季節溫度變化都會導致混凝土熱脹冷縮,裂縫兩側的水泥會產生巨大推力和拉力,容易將硬性防水材料撕裂。
彈性防水材料如高分子聚合物防水涂料,就能夠更好地適應這種變化。這類材料具有彈性,粘接力強,密封性好,即使基層有細微裂縫變化也不會被破壞。施工時塗刷厚度適當加厚,就能有效防止雨水淋爛,達到長期防漏效果。
防水工程成敗關鍵在施工細節:
基層清理必須徹底,不能有鬆動、灰塵或油污
防水塗料需要縱橫交叉塗刷,避免漏刷
節點處理(如管道口、陰陽角)必須用密封材料加強處理
施工後需要進行閉水試驗,確保無滲漏才能進行下一步工序
搭棚方案:創建保護層
搭棚相當於在屋頂上方創建一個保護層,隔絕雨水和陽光直接侵蝕屋頂表面。這種方法好處顯而易見—它不僅防漏水,還能起到隔熱、保護樓面和延長房屋使用壽命的多重作用。
搭棚材料選擇有多種:
樹脂瓦:具有顏色持久、質輕、自防水、堅韌、保温隔热、隔音、耐腐蚀等優點,十分適合搭棚使用
鐵皮瓦(彩鋼瓦):價格相對便宜,但保温隔热效果較差,夏天室內溫度高,冬天室內溫度低,且容易出現結露現象導致生鏽
聚碳酸酯板(陽光板):輕質、透明,具有良好的遮陽和遮雨效果,同時能透過光線提供自然采光
搭棚施工中幾個關鍵點:
底座建議砌築不低於20厘米的磚牆,避免膨脹螺絲直接打在樓板上導致漏水
棚頂要適當向外延伸,防止雨水飄入
固定點要使用專用防水墊圈,防止從螺絲位滲水
結構要牢固,確保抗風能力
防水定係搭棚?五大比較指標
面對兩種方案,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全面比較:
1. 防漏效果持久性
防水工程如果選用優質彈性材料並規範施工,防漏效果可以長達10年以上;而搭棚防漏效果取決於材料耐用性和結構穩固性,優質不銹鋼棚或樹脂瓦棚使用壽命可達15-20年。
2. 成本效益
防水工程初期投入相對較低,但可能需要定期維護;搭棚初期投入較高,但具有隔熱、保護樓面等多重效益,長期來看可能更划算。
3. 施工難度和時間
防水工程施工相對簡單,但對天氣條件有要求,需要在晴天施工;搭棚施工較複雜,需要考慮結構安全和鄰居影響,但對天氣要求相對較低。
4. 附加功能
防水工程主要解決漏水問題;而搭棚除了防水外,還能提供遮陽隔熱、保護樓面、增加使用空間等多種功能。
5. 合法性和美觀性
防水工程一般在自家物業範圍內進行,通常無需審批;搭棚可能涉及建築物外觀改變,需要提前瞭解當地規定和物業管理要求。
個人見解:因地制宜選擇最佳方案
根據多年經驗,我認為選擇防水還是搭棚,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:
適合做防水的情況:
漏水範圍局部,問題不太嚴重
預算有限,希望快速解決問題
屋頂需要經常使用,不適合搭棚
建築物有外觀限制,不允許搭棚
適合搭棚的情況:
屋頂漏水問題嚴重且廣泛
同時需要解決隔熱和防水問題
希望增加額外使用空間(如晾曬、休閒)
樓面老化嚴重,需要長期保護
實際案例分享
九龍城區一位業主頂樓單位多年漏水,最初每年做局部防水修補,效果都不理想。後來經我們建議,採用搭棚方案,雖然初期投入較高,但不僅解決了漏水問題,夏天頂層溫度降低了5-8度,空調電費也減少了20%,業主表示非常滿意。
另一案例是將軍澳村屋業主,只有衛生間上方局部漏水,我們建議他做局部防水工程,選用彈性防水材料,三年來再無漏水問題,成本也只有搭棚的三分之一。
結語
防水同搭棚各有優勢,沒有絕對的“最優質”,只有最適合你具體情況的選擇。做決定前,建議先進行專業勘察,明確漏水原因和範圍,評估預算和需求,再選擇最合適的方案。無論選擇哪種方法,材料質量和施工質量都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,馬虎不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