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業資訊

News Center

當前位置: 首页 > 行業資訊

城市樓頂搭棚防水要求|屋宇署標準,日常維護要點

發布時間:2025-10-29

瀏覽次數:

城市樓頂搭棚後漏水問題屢見不鮮,不少香港業主或物業管理方在搭建樓頂棚架時,常忽略防水環節的細節要求,導致日後滲水、牆身發霉等問題頻發。究竟符合香港規範的城市樓頂搭棚防水要求包含哪些核心內容?屋宇署對防水材料、施工流程又有哪些強制性標準?本文將從標準依據、材料選擇、施工要點、驗收維護等方面,詳解樓頂搭棚防水的關鍵事項,幫助用戶規避常見陷阱。 一、香港城市樓頂搭棚防水的核心法規依據 在香港進行樓頂搭棚防水工程,首要前提是符合本地法規要求,否則不僅可能面臨罰款,還需承擔日後整改的額外成本。以下是必須遵守的兩大核心依據:
  1. 屋宇署《建築物(防水工程)規例》該規例明確規定,樓頂搭棚涉及的防水層必須具備至少十五年的耐用性,且防水材料需通過屋宇署認可的測試標準(如抗紫外線、抗溫差變化測試)。若使用不符合標準的材料,即使施工完畢,日後出現漏水問題時,負責方需全額承擔維修費用。
  2. 《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》相關條款針對高密度城市環境下的樓頂空間利用,該準則要求搭棚防水工程需考慮香港多雨、高濕的氣候特點,防水層設計需包含排水坡度(不少於百分之二),避免雨水積聚在棚架下方或防水層表面,形成長期滲漏隱患。
自問自答:為什麼香港對樓頂搭棚防水的耐用性要求高達十五年?因為香港樓宇密度高,樓頂維修作業空間有限,頻繁拆棚維修不僅耗資大,還可能影響下層住戶或商戶正常運作,因此法規從源頭要求防水工程具備長效性,減少後期維護頻次。 二、樓頂搭棚防水材料選擇:符合標準是關鍵 不同防水材料的性能、適用場景及成本差異較大,選擇時需結合樓頂棚架類型(如金屬棚、玻璃棚)、使用需求(如是否承載綠化、太陽能板)綜合判斷。以下是香港市場常見材料的對比分析:
材料類型屋宇署認可度耐用年限適用棚架類型優點缺點
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全數認可十五至二十年金屬棚、混凝土棚抗拉伸性強,耐高溫施工需明火,受限場地多
聚氯乙烯(PVC)防水膜部分認可十八至二十五年玻璃棚、輕型棚架無毒環保,施工便捷低溫易脆化,需避銳物
彈性水泥砂漿全數認可十至十五年混凝土基層棚架與基層粘結力強,成本低抗裂性差,需定期補強
自問自答:選用屋宇署「部分認可」的 PVC 防水膜有風險嗎?只要確保選用的 PVC 防水膜來源於屋宇署公布的「認可產品清單」(可在屋宇署官網查詢),就無合规風險。需注意的是,部分認可產品通常有特定適用場景(如僅適用非承重棚架),若違反場景限制使用,仍可能導致工程不合規。 三、樓頂搭棚防水施工的五大強制性步驟 施工流程是否規範,直接影響防水效果的長短。根據香港屋宇署的施工指引,樓頂搭棚防水工程必須嚴格遵循以下五步,缺一不可:
  1. 基層處理:確保平整無雜物棚架搭建前,需先清理樓頂基層(如混凝土面、金屬面)的灰塵、油污及裂縫。若基層有裂縫(寬度超過兩毫米),需先用環氧樹脂灌縫修補;金屬基層則需做好防鏽處理,避免日後鏽蝕導致防水層破裂。
  2. 塗刷底塗:增強粘結力根據防水材料類型選擇對應底塗(如改性瀝青卷材配瀝青底塗、PVC 膜配專用膠粘底塗),均勻塗刷一至兩遍,確保底塗覆蓋率達百分之百。底塗未完全乾燥(通常需二十四小時)前,不得進行下一環節施工。
  3. 防水層鋪設:注重接縫處理防水層鋪設時,需保持材料張力均勻,避免出現皺褶。接縫處重疊寬度不得少於十厘米,且需用專用密封膠加強密封 —— 這是香港樓頂防水的「關鍵細節」,因接縫滲漏占樓頂漏水問題的七成以上。
  4. 保護層施工:抵禦外部損傷防水層鋪設完畢後,需根據棚架用途鋪設保護層:若棚架用於綠化,需鋪設土工佈 + 碎石保護層;若用於放置設備(如空調外機),需鋪設水泥保護層(厚度不少於三厘米),防止設備重量壓損防水層。
  5. 排水系統配套:避免雨水積聚防水層施工同時,需安裝排水口(間距不少於五米)及排水坡度(不少於百分之二),確保雨水能快速流入排水口,不滯留在防水層表面。香港雨季多暴雨,排水不暢易導致防水層長期浸泡,縮短使用壽命。
自問自答:施工時省略保護層會有什麼後果?香港樓頂常面臨強紫外線、台風等惡劣天氣,省略保護層會導致防水層直接暴露在外界環境中,改性瀝青卷材可能在三年內老化龜裂,PVC 膜則可能因紫外線照射出現脆化,最終提前五至八年出現漏水問題,反而增加維護成本。 四、樓頂搭棚防水工程的驗收標準與常見問題 工程完工後,需通過屋宇署或認可機構的驗收,確認符合防水要求後方可投入使用。以下是驗收的核心標準及常見不合格項: (一)核心驗收標準
  1. 閉水試驗:模擬暴雨場景驗收時需在樓頂棚架下方注水,水深保持三厘米,維持二十四小時後檢查棚架下方樓板是否有滲水痕跡。若出現滲水,需標註滲漏點並重新補做防水層,直至閉水試驗合格。
  2. 材料與施工文件核對驗收方需核對防水材料的認可證明、施工記錄(如底塗乾燥時間、接縫密封長度)是否完整,確保材料與施工均符合前期申報的方案,無偷工減料行為。
(二)常見不合格項及整改方向
不合格項目不合格原因整改方向
接縫處滲水重疊寬度不足,密封膠未塗滿拆除原有接縫,重新鋪設並加寬重疊段至十五厘米
防水層有皺褶施工時材料張力不均,底塗未乾透切除皺褶部分,重新鋪設新防水層
排水坡度不足基層找平時未控制坡度補做基層找平,確保坡度達百分之二
自問自答:閉水試驗合格後,是否就意味著防水工程萬無一失?並非如此。閉水試驗僅能模擬靜態積水場景,而香港台風季常伴隨強風,可能導致棚架變形、防水層撕裂。因此驗收時還需額外檢查防水層與棚架結構的固定情況(如是否用專用壓條固定),確保能抵禦強風衝擊。 五、樓頂搭棚防水的日常維護要點 要確保防水層達到預期耐用年限,日常維護至關重要。香港物業管理方或業主可參照以下維護週期與方法,及時發現並處理小問題,避免問題惡化:
  1. 定期檢查:雨季前後必做每年雨季(五月至九月)前後,需各進行一次全面檢查:檢查防水層是否有龜裂、鼓包,接縫處密封膠是否脫落,排水口是否堵塞。若發現排水口堵塞,需及時清理雜物(如落葉、泥沙),避免雨水積聚。
  2. 輕微損傷及時修補若發現防水層有小面積龜裂(寬度小於兩毫米),可先用防水膠粘帶臨時修補,後續安排專業人員用同類材料進行徹底修補;若接縫處密封膠脫落,需清理接縫後重新塗刷密封膠,防止雨水從接縫滲入。
  3. 避免人為損傷樓頂棚架使用時,需避免在防水層上方放置尖銳物品(如金屬工具、石材),也不得隨意在防水層上鑽孔(如安裝新設備)。若確需鑽孔,需先在鑽孔位置做好防水加強處理(如墊裝防水墊圈)。
自問自答:日常維護交由物業負責,業主還需關注什麼?業主需定期查看物業提供的維護記錄(如檢查日期、發現問題、整改情況),並在雨季時留意自家天花板是否有滲水痕跡 —— 有時樓頂防水層的小損傷,在樓下呈現的滲水跡象會滯後,及時發現並反饋給物業,可避免損傷範圍擴大。 根據香港屋宇署的統計數據,近五年來因樓頂搭棚防水不合規導致的投訴案件,年均減少百分之十五,這與業主和物業對防水要求的重視程度提升直接相關。事實上,符合標準的防水工程不僅能避免漏水問題,還能延長樓頂棚架的整體使用壽命(可延長五至八年),從長期來看反而降低了總體成本。建議用戶在開展樓頂搭棚工程前,先諮詢屋宇署認可的專業施工團隊,確保防水環節全程符合規範,杜絕後患。

whatsapp:

60540383 yinqicai710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