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0-28
瀏覽次數:
許多香港業主在陽臺搭棚後,常有一個疑問:既然已經有了棚頂遮擋,為什麼還需要額外做防水工程?事實上,搭棚只能部分遮雨,但雨水仍可能從側面滲入、積聚在結構接縫處,長期下來導致鋼材鏽蝕、牆面發霉,甚至影響樓下住戶。本文將深入解析陽臺搭棚後必須做防水的根本原因,並提供從材料選擇到施工的完整方案,解決你的滲漏憂患。
. 側向雨水侵襲與積水問題
即使棚頂能遮擋上方雨水,但香港常見的颱風或暴雨天氣中,雨水會從側面斜打入陽臺。若地面未做防水,積水可能滲入樓板縫隙,尤其老舊樓宇的混凝土易產生微裂縫,水分會沿縫隙下滲至下層單位。更嚴重的是,棚柱與地面接觸點若未密封,雨水會順柱腳侵入結構內部,引發鋼筋鏽脹。
. 結構變形與材料老化漏洞
搭棚材質如彩鋼瓦、陽光板等,會隨溫度變化熱脹冷縮,接縫處可能逐漸鬆動。例如陽光板使用-年後易老化變色,失去彈性。而防水層的作用正是填補這些動態縫隙,形成第二道防線。沒有防水層的棚體,如同一把破傘,短期看似有效,長期難抵風雨考驗。
. 法規與鄰里關係考量
香港樓宇密集,陽臺滲水可能導致下層單位牆面損壞,引發投訴甚至法律糾紛。根據《建築物條例》,若防水工程不當造成他人財產損失,業主需負修復責任。因此,與其事後補救,不如前期做好雙重防護。
個人觀點:我常遇到業主為省成本而省略防水,結果三年內反復維修,花費反超初始預算。搭棚是「遮雨」,防水是「治本」,兩者互補而非替代。
. 主流材料性能對比表
材料類型 | 優點 | 缺點 | 適用場景 |
|---|---|---|---|
聚氨酯防水涂料 | 彈性高,耐開裂,壽命-年 | 施工溫度要求高(>°C) | 棚柱接縫、地面全面覆蓋 |
TPO防水卷材 | 抗紫外線強,壽命-年 | 成本較高,需專業焊接 | 高層陽臺、長期防護需求 |
丙烯酸涂料 | 環保低味,適合DIY施工 | 耐積水性較弱 | 輕度雨區、預算有限方案 |
水泥基滲透涂料 | 透氣防潮,附著力強 | 彈性較差,抗裂性低 | 牆面基礎防潮處理 |
. 香港氣候适配要點
高濕度環境:優先選擇透氣性好的材料(如水泥基涂料),避免水氣積聚在棚下導致金屬鏽蝕。
強紫外線:TPO卷材或添加UV塗層的丙烯酸涂料,能抵抗陽光老化。
颱風頻繁:材料需具備高延伸率(如聚氨酯涂料可拉伸%以上),抵抗結構晃動。
常見誤區:防水卷材一定比涂料好?
不一定。卷材適合大面積平整地面,但陽臺管道多、轉角複雜,涂料更能無縫覆蓋。建議採用「卷材+涂料」複合方案:地面鋪卷材,柱腳與牆角用涂料加強。
. 基層清理與修補
徹底清除陽臺地面雜物、油污,用鋼絲刷打磨棚柱與地面接觸點,露出堅實基層。
裂縫處理:超過mm的裂縫需先用环氧砂漿填平,小裂縫可直接塗刷防水涂料。
. 重點部位加強處理
棚柱根部:塗刷滲透型防水劑後,包裹無紡布增強層,再塗兩道聚氨酯涂料。
排水口周邊:用彈性密封膠圈預埋,再以涂料覆蓋形成斜坡。
. 防水層分層施工
第一層:滾塗底涂涂料(如丙烯酸底漆),確保覆蓋全表面。
第二層:依材料要求施工——涂料需垂直交叉塗刷兩遍;卷材則用火烤法鋪貼,搭接寬度≥mm。
. 閉水測試驗收
防水層乾固小時後,注水浸泡小時,檢查下層樓板有無滲漏。建議注水高度不低於cm,模擬暴雨積水情況。
排水設計優先於防水:陽臺地面坡度應≥%,排水口直徑建議≥mm,避免落葉堵塞。
抗風壓設計:棚頂邊緣加裝擋水板,防止強風將雨水捲入棚下。防水層收口處需用金屬壓條固定。
定期維護節點:每年雨季前檢查涂料是否龜裂,棚柱接縫膠是否老化。局部修補時,新舊防水層搭接需重疊cm以上。
案例參考
九龍城一舊樓陽臺搭棚後未做防水,三年內滲水導致下層天花板發黑。後續採用TPO卷材整體鋪設,搭配排水坡改造,使用八年未再滲漏。
Q: 防水工程完工後多久可搭棚?
A: 涂料需固化-天,卷材施工後可立即進行,但建議等待天讓防水層穩定再搭棚。
Q: 舊棚翻新防水如何處理?
A: 拆除舊棚後,剷除鬆動防水層,基層用界面劑處理,再按新標準施工。若保留舊棚,需清除鏽蝕並塗刷鏽轉化劑。
Q: 防水成本如何估算?
A: 簡單涂料DIY約−/平方英尺,專業卷材施工約-/平方英尺。建議預留%預算應對基層問題。
Q: 防水層會影響棚體結構嗎?
A: 優質材料自重輕(如涂料每平方米<kg),幾乎不增加負載。避免在防水層上直接鑽孔固定棚架。
Q: 如何判斷防水材料是否合格?
A: 查看產品有無香港綠色建築議會認證,或符合國家標準GB/T -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