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0-21
瀏覽次數:
在香港潮濕多雨的氣候中,搭棚子不僅要考慮結構穩固,防水與保溫更是影響實用性的關鍵。許多業主在自行施工時,常因材料選擇不當或細節處理不足,導致棚屋漏水、隔熱效果差等問題。本文將從材料選擇到施工細節,逐步解析如何打造一個耐用舒適的棚屋空間。
防水材料是棚屋耐久性的第一道防線。市面上常見材料包括瀝青卷材、聚氨酯塗料和高分子防水膜等。瀝青卷材(如SBS改性卷材)抗撕裂性強,適合香港多颱風的環境;而聚氨酯塗料則能無縫覆蓋複雜角落,避免接縫處漏水風險。選擇時需注意材料的耐紫外線性能,長期暴曬下不易老化。
搭棚顧問建議:對於金屬棚架(如彩鋼板),可優先選用自粘式防水卷材,施工時直接貼合棚頂,省時且密封性佳。
保溫材料決定了棚屋的節能效果。常見選項包括XPS擠塑板、岩棉板和EPS發泡聚苯板。XPS擠塑板是當前主流,其閉孔結構防水性強,導熱係數低(.W/m·K),且抗壓能力優越,適合需堆放物品的棚屋;而岩棉板則具A級防火標準,適合高溫環境。
對比表格快速掌握:
材料類型 | 保溫效果 | 防水性 | 適用場景 |
|---|---|---|---|
XPS擠塑板 | 優異 | 高 | 潮濕多雨地區 |
EPS聚苯板 | 良好 | 中等 | 乾燥環境 |
岩棉板 | 良好 | 低 | 高防火要求區域 |
棚屋施工需嚴格按步驟進行:
地基平整:清除地面雜物,夯實土壤,坡度需偏向排水口(約-°),避免積水。
框架組裝:鍍鋅鋼管為首選,耐腐蝕且承重強。連接點需用螺栓緊固,颱風天不易變形。
覆蓋與密封:棚頂材料(如PVC板或金屬板)應無風時鋪設,邊緣用磚塊壓實,接縫處塗抹密封膠。
防水施工的成敗在於細節。例如,卷材鋪設時需兩層交叉疊加,搭接寬度至少公分;轉角處應剪成圓角,減少開裂風險。搭棚顧問提醒:香港夏季多雨,施工前需確認天氣預報,避免雨中作業影響膠粘效果。
自問自答:為何防水層完工後仍漏水?常因基層未清潔乾淨,殘留灰塵降低附著力。施工前務必用鼓風機徹底清理棚面。
保溫層需與防水層協同工作。例如,在棚頂先鋪防水卷材,再覆蓋XPS板,最後用金屬板固定。雙層保溫法(如岩棉+反射膜)可提升隔熱效率,尤其適合西曬嚴重的棚屋。關鍵是保溫材料必須完全乾燥,否則易發霉。
地基是棚屋穩定的基礎。混凝土基礎厚度需達公分,埋入鋼筋增強拉力;軟土區域可加鋪碎石層分散壓力。切記:地基需高出周圍地面公分,防止雨水倒灌。
卷材施工需遵循「由低到高」原則:
基層塗刷底漆,增強粘合力。
卷材從棚屋最低點開始鋪設,用火烤槍加熱融化背面瀝青(熱熔法)。
邊鋪邊用壓輥排除氣泡,完成後小時內禁止踩踏。
牆體保溫可選用龍骨填充法:在棚架立柱間插入岩棉板,外覆防潮帆布。若預算充足,採用噴塗聚氨酯能無縫覆蓋,但需專業設備施工。重點是保溫層必須完全覆蓋框架,避免「冷橋」效應結露。
排水不良是棚屋漏水的元凶。設計時需計算匯水面積(平方米對應公斤/秒流量),排水管傾斜度≥%。香港多雨,建議在棚周加設明溝,引導雨水遠離地基。
預算有限時如何優先施工?
防水重於保溫,可先做基礎防水(如塗料層),後期再加保溫板。
棚屋內壁結露怎麼辦?
通常是保溫層缺失或破損,檢查並填充縫隙。
舊棚翻新需注意什麼?
徹底清除舊防水層,基層修補後再施工。
材料如何防黴?
選擇憎水性保溫材(如XPS板),並確保通風良好。
DIY施工最大風險?
密封不足導致漏水,建議關鍵步驟請專業人員協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