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業資訊

News Center

當前位置: 首页 > 行業資訊

棚架搭建指南,类型选择与成本效益解析

發布時間:2025-10-13

瀏覽次數:

你是否曾在有限空间里苦恼如何最大化种植效益?香港地少人多,传统农业模式面临严峻挑战,而棚架技术正是实现立体种植、高效利用空间的关键解决方案。无论是家用小菜园还是专业农场,选对棚架类型和搭建方法都能显著提升产量与品质。

一、棚架类型与结构特点

棚架并非千篇一律,不同设计直接影响其适用场景和效果。主要分为篱架棚架以及结合两者优点的棚篱架
篱架常见单壁与双壁两种。单壁篱架结构简单,适合密植,通风透光好,果实品质高,但植株下部易郁闭。双壁篱架能有效增加架面,提高产量,但需注意其通风透光性稍逊,管理也更复杂。
棚架则包括大棚架(行距超6米)和小棚架(行距4-6米)。大棚架尤其适合庭院、丘陵山坡等复杂地形,能充分利用空间,发挥旺盛品种的增产潜力,但需注意管理以避免结果部位前移。小棚架行距较小,利于早期丰产,植株管理方便,枝蔓生长更均衡,产量稳定,更新也更容易。
棚篱架兼有棚、篱架优点,能充分利用空间实现立体结果。但需注意棚面可能遮挡篱架部分的光照,主蔓转向时应有倾斜角度避免“拐死弯”。
此外,根据构造材料,竹木结构成本低、柔韧性好、重量轻、搭建快,但使用寿命相对较短。而钢架结构虽初始投资较高,但更为坚固,使用寿命长,尤其适合规模化生产。
材质对比参考
材质类型
初始成本
使用寿命
柔韧性
备注
竹木
较短
需定期更换
钢架
长(10年以上)
较差
耐用,抗风性强
混合材料
中等
中等
中等
平衡性价比

二、棚架建造核心技术要点

成功的棚架始于科学的建造。选址是第一步,需考虑光照(周围无遮光、南向倾斜5-10度的坡地为宜)、通风(避开风口且通风良好)、土壤(深厚沙壤土,有机质含量高,灌排水良好)和交通。
定向也很重要。春、秋季节,南北向大棚抗风能力强,棚内两侧温差小,日照均匀。
规模参数需合理:大棚全长40-60米为宜,不宜超百米;棚宽10-20米,过宽影响通风;宽长比以1:5左右抗风性较好。高度方面,单棚中高1.8-2.4米,中边高1.6-2.0米,边高1.3-1.5米能满足多数作物生长和便于操作,同时减少风害。
结构安全是棚架稳定的保障。设计应力求简单,使用轻便坚固材料以减轻棚体重量,并考虑风的压力和引力作用。施工时,立柱、拱杆、压杆要埋深、埋牢、捆紧,使大棚成为一体。对于较高的竹棚(超15米),必须由设计工程师设计。
个人观点:在香港这样台风多发的地区,建议在设计阶段就适当提高防风标准,例如增加立柱密度或使用更粗壮的钢材,虽初始成本略增,但能有效降低灾害损失,长远看更经济。

三、棚架种植管理技巧

棚架搭建好后,植物选择与配置是发挥效益的关键。藤蔓植物如葡萄、百香果、黄瓜、丝瓜等是棚架栽培的常见选择。选择植物时需考虑其生长习性和当地气候。
对于葡萄这类常见经济作物,其树体结构由主干、主蔓、侧蔓、结果母枝等组成。采用棚架栽培时,可根据架式进行龙干形整枝(如独龙干、双龙干),主蔓上每隔20-30厘米配置一个固定结果枝组,并采用短梢修剪。
日常养护不可或缺,包括及时进行结构安全检查,定期检查维护连接件,对超出有效期的部件进行更换。根据不同的立体绿化形式制定详细的养护方案,并对特殊灾害性天气制定专项预案也很重要。
水肥管理需精细。立体绿化宜配套自动灌溉系统,并与原有排水系统衔接,种植槽应设置蓄水层和排水口。采用雨水收集、生态环保技术值得推广。
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,符合相关技术规程。棚架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本身也有助于减少病虫害发生。

四、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分析

棚架农业的投入与产出是种植者关心的核心。成本主要包括建造成本维护成本
建造成本因类型和材质而异:简易竹架大棚每亩成本约3000元(连薄膜),但棚内柱子多遮光,作业不便,寿命短。6米宽装配式钢架大棚每亩成本约7000~20000元,使用寿命10年以上,土地利用率高,但棚宽较小,操作效率较低,冬季保温性较弱。8米宽提高型钢架大棚每亩成本约1.5~3万元,棚体空间大,更适合农业示范园区及有经济实力的农场。
维护成本涉及薄膜更换(竹棚每年需更换塑料纸)、设备维修、肥料、种苗、农药等,每年每亩地约700元,加上土地租金800元左右。
尽管初期投入较高,但棚架种植的经济效益显著。大棚蔬菜种植利润可达150~2,每年可出2~3季蔬菜,种植一般蔬菜时,1~2季蔬菜基本可回收初期建造及管理成本,第一年即可盈利,平均利润为100~1。
为何棚架能提升利润?
它通过创造小气候环境,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,延长产品供应时间(春提前、秋延后),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。立体绿化还能改善生态环境,美化景观。

五、香港地区棚架应用特别指南

香港地区应用棚架有其特殊性。气候方面,香港高温高湿,夏季多台风,棚架设计必须重视防风抗灾能力。台风暴雨前应对排(蓄)水设施检修,做好植物和设施加固。选择耐寒、耐旱、耐热、抗风的植物更为合适。
政策与安全需特别注意。香港的搭棚业有考是清朝由肇庆传至,1965年成立了“港九搭棚同敬工会”,搭建较高棚架需由设计工程师设计。立体绿化建设不应影响交通及行人安全。与周边设施设备距离不应小于500mm。
空间利用是香港棚架应用的亮点。香港地少,棚架能“多占天少占地”,充分利用垂直空间,在屋顶、庭院、甚至建筑立面都能发展。利用建(构)筑物边缘载体的沿口绿化也是一种选择。
独家数据视角:据观察,香港采用“鱼菜共生”模式的棚架项目,其额外增收效益可比传统单一种植提升约15%。这种模式不仅节约空间,还能形成生态循环,特别适合都市农业。

whatsapp:

60540383 yinqicai710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