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10-18
瀏覽次數:
各位親愛的多肉愛好者,不知道你有沒有試過,辛辛苦苦養了一整年的多肉,一到冬天就凍傷,或者夏天一場大雨後就化水爛根?說實話,看到自己心愛的肉肉出問題,真的會讓人很心疼。別擔心,今天作為你的搭棚顧問,我就來和大家聊聊,怎麼給室外的多肉植物搭個合適的棚子,讓它們能安然度過春夏秋冬各種考驗!
你可能會問:"多肉不是說很好養嗎?為什麼還要大費周章搭棚?" 哎,這話只對了一半。多肉確實是比較頑強的植物,但它們最怕的就是極端天氣。想想看,原產地的多肉大多生長在乾旱、溫差大的環境,而我們的城市氣候,特別是香港這種夏天悶熱潮濕、冬天偶爾寒風刺骨的地方,對它們來說其實挺難熬的。
搭個棚子,就像是給多肉一個"保護罩",可以:
冬天保暖:一個簡易的小暖棚,即使只是扣上一個一次性透明塑料杯,也能有效提高日間溫度-℃。
夏天遮陽:夏天的太陽真的太毒辣了,一層甚至多層遮陽網能防止多肉被曬傷。
雨季防護:突如其來的雨水可能會讓多肉"蒸桑拿",有個棚子就能擋風遮雨。
好啦,既然決定要搭棚,首先得準備好材料和選擇合適的場地。我自己覺得,前期準備做得越充分,後面搭建起來就越順利!
材料清單:
骨架材料:木條(長短都要準備)、四分粗的鋼管、竹片或排水管都可以。如果你是新手,我建議用木條,比較好加工。
覆蓋材料:透明的塑料薄膜(最好是高透防滴膜)、遮陽網。
固定工具:釘子、鐵絲、大頭釘、雙面膠;還有那種大棚塑料膜卡扣,這個很重要,可以防止大風把薄膜吹跑。
加固材料:如果棚頂比較寬,最好用堅硬點的物料加固,比如淘汰的拖把杆;樓頂風大地方還需要準備防風網。
場地選擇要點:
說真的,場地選擇比很多人想的要重要!我見過有肉友棚子搭得很好,但就因為位置沒選對,效果大打折扣。
選擇場地時要記住三點:
光照充足:要選每天能接受長時間光照的地方,確保多肉在棚內也能曬到足夠的太陽。
地勢較高:場地不能太低窪,避免冬天積水。
避風:盡量選擇不會直接面對冷風吹襲的位置。
如果你在鄉下有空間,甚至可以考慮挖個半地下式的棚,這樣保溫效果更好!方法是挖一個深-厘米的坑,周圍用竹片搭成弧形框架,再蓋上薄膜。
冬天快到了,我們就先從冬季暖棚開始說起吧!香港冬天雖然不算極冷,但偶爾的寒流和濕冷天氣對多肉也是很大挑戰。
木條框架暖棚(適合陽台或小空間):
先將木條處理好,保證表面光滑
用短木條搭兩個正方形框作為暖棚兩端,木條之間用釘子固定
用塑料膜覆蓋一面,用雙面膠貼在木條上固定,再用釘子加固
用四根長木條將兩邊面框拼接起來,用釘子固定
為了增加穩固性,可以在長邊框加幾根木條
最後在保溫棚的上下兩面包上塑料薄膜,接口處貼上一圈塑料膜增強保溫性能
簡化版暖棚(適合新手或時間有限的人):
說實話,如果你覺得上面那種太複雜,我也試過更簡單的方法:直接在花盆上扣個一次性透明塑料杯或者用塑料袋罩住,效果也不錯!特別是當溫度低於℃時,這種簡單的保護就能起到很大作用。
香港的夏天,真的是多肉殺手!高溫、強光加上突如其來的暴雨,讓很多多肉愛好者頭痛不已。作為你的搭棚顧問,我強烈建議大家提前準備好夏季防護!
遮陽方法:
遮陽網:這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。你可以根據多肉數量選擇不同方案:
數量少:用鐵絲和遮陽網做個小遮陽棚
數量多:搭個架子,上面覆蓋遮陽網
多層防護:當溫度達到℃時,一層遮陽網可能不夠,可以加雙層或多層
玻璃鋼采光瓦:這個材料不錯,既能防雨,又能阻擋部分強光
遮雨方法:
說真的,多肉夏天最怕又熱又濕,淋雨後再一曬太陽,簡直就是蒸桑拿!所以遮雨很重要:
塑料布遮雨:用卡板做成簡易棚子,鋪上塑料膜,一側留通風口,下雨時密封起來
軟玻璃水晶板桌布:適合養在室外防盜窗的肉友
傾斜設計:棚頂最好有點斜度,讓雨水能流下去,不會積壓
通風降溫:
夏天棚內通風非常關鍵!多肉黑腐,%都是因為不通風造成的。你可以:
用風扇吹,特別是溫度超過℃時
極端高溫時(-℃),考慮把多肉搬到室內空調房,但要隔著玻璃曬太陽並早晚開窗通風
城市陽台:
香港很多肉友都是陽台黨,空間有限怎麼辦?我有幾個小建議:
選擇可折疊的棚架,不用時可以收起來
多用牆面空間,做垂直棚架
與其他陽台雜物結合,比如在晾衣架下方做多肉棚
鄉下或天台空間:
如果你有幸擁有更大的空間,比如鄉下空地或天台,那選擇就多了!
可以考慮做半地下式暖棚,保溫效果更好
面積大,要特別注意加固,防止大風大雨破壞
可以分區搭棚,比如喜陽的多肉一區,喜半陰的一區
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和看到的案例,這些錯誤很多人都會犯:
薄膜封得太死:特別是冬天,很多人以為越密封越好,其實不然!多肉也需要適當通氣,否則易生病菌。
忽略加固:曾經我的棚就被大風吹鼓過,也被大雪壓塌過。所以一定要加固,特別是樓頂或空曠地方的棚。
材料選擇不當:薄膜不是越厚越好,要選高透光的;骨架也不是越粗越好,要考慮整體協調。
忽略排水:棚周圍要有適當排水,否則下雨天就變成"游泳池"了。
說實話,搭棚這件事,真的是"因地制宜",沒有一招通吃的方案。我個人比較推薦"模塊化"搭棚,就是根據季節和天氣變化,可以快速調整防護措施。
比如,我的棚子基本骨架是固定的,但:
冬天:加透明薄膜保溫,中午氣溫高時打開部分通風
夏天:換上遮陽網,視情況增加風扇
雨季:加上防雨塑料布,但保證四周通風
這樣雖然前期投入時間多點,但後期管理起來真的很方便!
另外,作為搭棚顧問,我強烈建議大家記住一個原則:"寧簡勿繁,寧小勿大"。開始時可以先搭個小型的試試手,熟悉了再擴大規模。我見過太多一開始雄心勃勃搞很大棚子,最後卻半途而廢的例子了。
Q:香港這種氣候,到底有沒有必要為多肉搭棚?
A:雖然香港氣候相對溫和,但夏季的颱風暴雨和冬季的寒流對多肉還是有威脅的。特別是價值較高的品種,搭個簡單的棚還是有必要的。
Q:最經濟實惠的搭棚預算大概多少?
A:其實可以很便宜!用PVC管做骨架,加上普通塑料薄膜,幾十元就能搞掂小規模的。當然如果要美觀耐用,價格就會高些。
Q:搭棚後是不是就完全不用搬動多肉了?
A:不是的!棚子只是提供一層保護,極端天氣下(如強颱風、寒流)還是需要進一步防護,甚至暫時移到室內。
Q:哪些多肉最需要棚子保護?
A:原生於沙漠地區的品種對濕度特別敏感,比如有些仙人掌科、景天科的多肉;還有價格昂貴的品種,損失了會很心疼。
Q:搭棚後多肉還需要正常澆水嗎?
A:搭棚會改變微環境,澆水頻率要調整。特別是保溫棚內土壤乾得慢,要減少澆水頻率。
最後我想說,搭棚這件事情,其實是個很有趣的過程。看著自己親手為心愛的肉肉打造安樂窩,它們用健康美麗的狀態回報你,那種成就感真的很棒!希望這些經驗對你有幫助,如果你有更好的搭棚點子,也歡迎分享給我這個搭棚顧問哦!